热门频道

拥抱卫视年 2014年中国纪录片行业总收入约30亿元    

拥抱卫视年 2014年中国纪录片行业总收入约30亿元

 

 “中国纪录产业年度论坛2015”举行


  
  4月17日,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开幕式暨“中国纪录产业年度论坛2015”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领导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届纪录单元邀请到了来自全球的411部优秀作品参加评审,其中包括德国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维姆·文德斯的最新力作《地球之盐》。本届专家评审团由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和中国的七位专家组成。在开幕式上,专家评审团公布了本届纪录单元“五洲国际传播”推荐作品10部,最佳作品1部。
  
  随后在开幕式现场举行了国内首个纪录片移动互联网平台——纪录中国理事会成立仪式、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与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联合打造的纪录院线揭牌与启动仪式、《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5》的发布仪式。
  
  纪录片拥抱“卫星年”2014年中国纪录片行业总收入约30亿元
  
  从《报告》中得知,2014年,中国纪录片拥抱“卫星年”,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与央视纪录频道一起,构成三家卫视纪录片传播平台。这令长期困扰中国纪录片的传播瓶颈豁然开朗,细分化、品牌化成为纪录片频道必须直面的课题。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播出的主要纪录片栏目总计110档,其中直播98档,在不同频道重复播出的节目有12档。
  
  据课题组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纪录片行业年度生产总投入约19亿元,总收入约30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约33%。数据还显示,2014年全国电视台纪录片总投入为13.04亿元,占行业年度总投入的68%;民营公司总投入为4.11亿元,占整个行业年度投入的22%。
  
  2014年,金融开始与纪录片“握手”:三多堂传媒登陆新三板,打造了“中国纪录片第一股”。同年3月和11月,“北回归线纪录片天使基金”和“中尚雷禾纪录片创作基金”两只纪录片基金先后诞生。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前者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和北京中视文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启动资金1000万,具体项目再单独招募;后者资金规模已达1亿元。
  
  纪录节目播出总量猛增近一倍《舌尖上的中国》综合收益已经超过5亿元
  
  2014年,纪录片产业系统再次升级。根据4月14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纪录片产业数据季度发布会之2015第一季”上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年纪录节目播出总量猛增近一倍,比上一年增长97.4%;纪录片电视广告逆势上涨;《舌尖上的中国3》冠名费拍出1.18亿元,纪录片冠名广告首次跻身亿元俱乐部。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片频道播出,再一次制造了传媒文化现象。《舌尖》Ⅱ为中国纪录片创立了第一个品牌,并成功的把文化影响转化成了市场效益:目前,《舌尖》的综合收益已经超过5亿元,并将纪录片产业链从传统的广告、音像、图书等扩展到电商销售、电影等领域,甚至拉动了相关行业的股票价格。
  
  张同道教授表示,去年中国电影票房直逼300亿元人民币,而纪录电影票房仅为2000万元。虽然《爸爸去哪儿》的票房达到7亿元人民币,但这不过是电视真人秀的另一个版本。相比而言,韩国有超过500万观众观看了小制作纪录电影《亲爱的,别过河》,其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另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去年法国纪录电影也获得了成功,《上学路上》票房高达228万欧元,仅次于雅克-贝汉的《海洋》。2014年,俄罗斯电影总票房为7.5亿卢布,其中纪录片贡献了3亿卢布。他表示,中国纪录电影的发展之路还正长。
  
  北京国际电影节新亮点聚焦2015纪录片产业论坛“纪录片重回电影院”
  
  整体而言,2014年中国纪录片受到来自多方利好因素的直接影响,在产量、制作量、投资、院线等方面均获得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纪实节目播出增量主要来自省级卫视频道及新上星的专业频道;首播时长增幅达到50.1%,制作总量增幅为120%,这两项增量主要也是来自省级卫视频道及新上星的专业频道;投资总额为17.32亿元,依然保持近年来年均20%~30%的增速;纪录片收视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纪录片票房达到7.2亿元,占2014年度内地总票房的2.43%。值得关注的是,纪录片电视广告逆势上涨,2014年纪录片广告投入较上年同比增长8.5%。但进入2015年,第一季度受各种因素影响,纪录节目收视率整体微跌。
  
  “中国纪录片产业年度论坛2015”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的新亮点,来自纪录片界的主管领导、主要频道总监、国际知名品牌负责人与专家就纪录片品牌、文化与产业进行讨论。据悉,这是第一届以产业为核心的年度论坛,将成为未来纪录单元的常态活动。
  
  2015年,纪录单元升格成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独立单元。本届纪录单元以纪录片重回电影院为切入点,探索纪实产业电影与电视的跨界融合。
  
  本届纪录单元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元、立体,除了评审推荐、佳作展映、论坛与会议、沙龙活动之外,纪录单元首次增加了市场环节,致力于推动中国纪实影像的产业化发展。

    4月17日,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开幕式暨“中国纪录产业年度论坛2015”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领导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届纪录单元邀请到了来自全球的411部优秀作品参加评审,其中包括德国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维姆·文德斯的最新力作《地球之盐》。本届专家评审团由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和中国的七位专家组成。在开幕式上,专家评审团公布了本届纪录单元“五洲国际传播”推荐作品10部,最佳作品1部。    随后在开幕式现场举行了国内首个纪录片移动互联网平台——纪录中国理事会成立仪式、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与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联合打造的纪录院线揭牌与启动仪式、《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5》的发布仪式。        从《报告》中得知,2014年,中国纪录片拥抱“卫星年”,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与央视纪录频道一起,构成三家卫视纪录片传播平台。这令长期困扰中国纪录片的传播瓶颈豁然开朗,细分化、品牌化成为纪录片频道必须直面的课题。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播出的主要纪录片栏目总计110档,其中直播98档,在不同频道重复播出的节目有12档。    据课题组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纪录片行业年度生产总投入约19亿元,总收入约30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约33%。数据还显示,2014年全国电视台纪录片总投入为13.04亿元,占行业年度总投入的68%;民营公司总投入为4.11亿元,占整个行业年度投入的22%。    2014年,金融开始与纪录片“握手”:三多堂传媒登陆新三板,打造了“中国纪录片第一股”。同年3月和11月,“北回归线纪录片天使基金”和“中尚雷禾纪录片创作基金”两只纪录片基金先后诞生。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前者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和北京中视文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启动资金1000万,具体项目再单独招募;后者资金规模已达1亿元。        2014年,纪录片产业系统再次升级。根据4月14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纪录片产业数据季度发布会之2015第一季”上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年纪录节目播出总量猛增近一倍,比上一年增长97.4%;纪录片电视广告逆势上涨;《舌尖上的中国3》冠名费拍出1.18亿元,纪录片冠名广告首次跻身亿元俱乐部。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片频道播出,再一次制造了传媒文化现象。《舌尖》Ⅱ为中国纪录片创立了第一个品牌,并成功的把文化影响转化成了市场效益:目前,《舌尖》的综合收益已经超过5亿元,并将纪录片产业链从传统的广告、音像、图书等扩展到电商销售、电影等领域,甚至拉动了相关行业的股票价格。    张同道教授表示,去年中国电影票房直逼300亿元人民币,而纪录电影票房仅为2000万元。虽然《爸爸去哪儿》的票房达到7亿元人民币,但这不过是电视真人秀的另一个版本。相比而言,韩国有超过500万观众观看了小制作纪录电影《亲爱的,别过河》,其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另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去年法国纪录电影也获得了成功,《上学路上》票房高达228万欧元,仅次于雅克-贝汉的《海洋》。2014年,俄罗斯电影总票房为7.5亿卢布,其中纪录片贡献了3亿卢布。他表示,中国纪录电影的发展之路还正长。        整体而言,2014年中国纪录片受到来自多方利好因素的直接影响,在产量、制作量、投资、院线等方面均获得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纪实节目播出增量主要来自省级卫视频道及新上星的专业频道;首播时长增幅达到50.1%,制作总量增幅为120%,这两项增量主要也是来自省级卫视频道及新上星的专业频道;投资总额为17.32亿元,依然保持近年来年均20%~30%的增速;纪录片收视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纪录片票房达到7.2亿元,占2014年度内地总票房的2.43%。值得关注的是,纪录片电视广告逆势上涨,2014年纪录片广告投入较上年同比增长8.5%。但进入2015年,第一季度受各种因素影响,纪录节目收视率整体微跌。    “中国纪录片产业年度论坛2015”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的新亮点,来自纪录片界的主管领导、主要频道总监、国际知名品牌负责人与专家就纪录片品牌、文化与产业进行讨论。据悉,这是第一届以产业为核心的年度论坛,将成为未来纪录单元的常态活动。    2015年,纪录单元升格成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独立单元。本届纪录单元以纪录片重回电影院为切入点,探索纪实产业电影与电视的跨界融合。    本届纪录单元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元、立体,除了评审推荐、佳作展映、论坛与会议、沙龙活动之外,纪录单元首次增加了市场环节,致力于推动中国纪实影像的产业化发展。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