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觉得生鲜电商的春天来了”。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19年年末是生鲜电商暴雷的一个节点,呆萝卜、吉及鲜、妙生活等生鲜电商都没能逃过“摔跟斗”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叮咚买菜创始人却在日前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叮咚买菜2019年12月的营收达到7亿元,2019年营收超过50亿元。
但是,叮咚买菜的低客单价、无配送费以及尚未成熟的前置仓模式一直被认为是“烧钱”,如果无法构建起一个良性的商业模式,叮咚买菜的生鲜电商之路堪忧。
营收尚未达到目标
虽然叮咚买菜的营收在众多生鲜电商暴雷的节点上表现得很亮眼,但是却并未达到叮咚买菜2019年的营收目标。
叮咚买菜希望其2019年的销售目标是2018年7亿元的10倍,也就是达到70亿元,实际上距离目标还有20亿元差距。
虽然叮咚买菜的业绩很亮眼,但是,在生鲜电商“不景气”的2019年,叮咚买菜也没能发挥出最好的业绩水平。
另外,据了解,叮咚买菜将在2020年的1-2月,全面推行28元起送门槛政策(低于28元收5元配送费)。而此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叮咚买菜在服务体验上主打“0起送费、0配送费”。这也进一步表明,叮咚买菜的资金压力还是存在的。
尚未成熟的前置仓模式
叮咚买菜一直以“移动端下单+前置仓配货+29分钟内即时配送到家”的模式提供生鲜菜品服务。其中,前置仓模式是叮咚买菜一直推行的经营方式。但是这种模式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热议。
此前,盒马CEO侯毅表示,前置仓是个伪命题。不过,作为叮咚买菜的创始人,梁昌霖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认为,之所以有人认为前置仓是伪命题,不具备盈利能力,主要是对前置仓的模型有误解。
侯毅认为,前置仓是一个指数模型,一个成熟的前置仓,一天2000单,客单价60元左右,一年营收是4300多万元。而根据叮咚买菜公布的数据,其日均单量为150000单,前置仓数量约为200个,单仓日均单量为750单。
由此可见,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模式还处于发展阶段,并没有达到成熟期。虽然梁昌霖表示,这个单量可以达到盈亏平衡,但是,以目前叮咚买菜的单仓日均单量来看,距离实现盈亏平衡,还有不小的差距。
机会来临,但仍需等待
在梁昌霖看来,生鲜电商表面上看是消费互联网,本质上却是产业互联网,背后是巨大的农业产业。
他表示,传统的农业产业是一条“悲伤曲线”:首端是种植、养殖、生产,末端是销售,中间环节,包括集采、代理、经销商、各级批发商等漫长的链条。两头弱小、分散,中间环节庞大冗杂、低效率,这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产业。
然而,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出现、新零售企业的壮大和物流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这个上游产业会受到下游产业的带动从而实现转型。
这也意味着生鲜电商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向好发展。但是,农业的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短期来看,生鲜电商仍然面临着上下游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生鲜电商的“春天”还需要等待。
此外,梁昌霖指出,现在是低毛利率的红利期,而低毛利率的特征是创业公司的护城河。在他看来,叮咚买菜做的是刚需的生意,属于“衣食住行”中的“食”,特征是刚需、持久、抗周期,做好这门生意需要比拼硬功夫。而巨头未必能把低毛利率的生意做得更好。
可以说,低毛利率是叮咚买菜甚至是生鲜电商向好发展的另一个机会。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来说,生鲜电商仍然是一门需要“烧钱”的生意。叮咚买菜即使可以把低毛利率做出来,持续的资金投入是不得不考虑的关键因素,这对于巨头们来说却不足为惧。可见,叮咚买菜虽然处于一个红利期,但是在巨头面前,其竞争力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
总体来看,生鲜电商其实还处于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虽然叮咚买菜目前的发展状况在整个行业中实则是一个比较亮眼的存在,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叮咚买菜后续的发展将会如何,还需要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