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圈里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大叔谈几点想法。
1、一个乙方很感慨对我说:“大叔,我终于发现公关到销量的案例了,以前接客户总被别人说做公关无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鸿星尔克式的“名利双收”,不太能复制,因为需要太多前提条件了,无法去提前策划,想好每一步。
2、一位大厂PR问我:“大叔,你觉得鸿星尔克的公关有操作么?或者说,这个公司有公关吗?”我理解,这个问题背后还是“公关无用”的假设,因为ta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鸿星尔克没有公关部,只是幸运而已。
我赶紧回复,人家当然有啊,只不过可能不叫“公关部”这三个字,但一定有一个部门需要承担这样的职能,不然,在新疆棉事件后,鸿星尔克为啥要砸了那么多钱投户外硬广啊?结果ta立刻“纠正”我说:“投广告不属于公关吧?”
虽然重视和努力并不一定会成功,但躺平肯定不会。
3、为什么品牌公关会经常不被企业重视呢?因为不好评价。
前几天,一位国内顶级大厂的PR老大和大叔交流,连ta都困惑,希望能通过一套评价体系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大叔劝ta,本身品牌公关的主观性非常强,现有的定量+定性分析,够了,别折腾了,大厂对品牌公关已经足够耐心和投入了。
反观中小企业,对品牌公关部的误解极深。
一个只花钱、不赚钱的部门。销售上来了,功劳是产品好,渠道好,定价好,没人会认为是品牌好。销售不好呢,都怪品牌公关做得不够好。
大叔想说,花一分钱,能有一分钱的真实效果就不错了,其他就别做梦了。
4、绕的有点远了,说回鸿星尔克。我们很容易陷入两个极端: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条留言挺火,但这样的心灵鸡汤,不能喝太多。
偶然之中有必然,我们很多人能只盯着偶然,然后说:人家运气好。
大叔认为,毒鸡汤和躺平,都要不得。
标题的问题来了,鸿星尔克的成功能复制吗?
答案是不能。
但可以从这个案例里,我们可以试着看清外部趋势(所谓“道”),以及学习鸿星尔克做得好的细节(所谓“术”),从而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先说趋势,其实就是偶然之中的必然性。
我们总认为,凡事皆策划,其实非必然。
从新疆棉事件后,网友就开始抵制洋品牌。
当时有人提出,过不了一周,只要一打折,洋品牌的门店照样是人群爆满。很生气,也很真实,低价很诱人。
同时,一种情绪在积累,即:抵制不行,用买单来支持民族品牌和释放情绪呢?
这种“支持民族品牌”的情绪又叠加了刷屏全网的“河南灾情”,公众找到了一个交集,亏损又捐了很多钱的民族品牌,请注意,“亏损”、“捐很多钱”、“民族品牌”这三个关键点,缺一不可。
5、以前品牌出事,网友都会去微博留言,或者去淘宝找客服“理论”,现在呢,一股脑冲向直播间。因为直播间更“刺激”,及时互动性强,还可以截屏和录屏,仿佛企业随时有一个新闻发言人在等着被提问呢。
当然,不只是有正面案例,很多洋品牌的直播间这次被网友的“负面留言”刷屏,不得不被迫关闭。
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舆情,面对冲进来的网友,甲方准备好了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鸿星尔克可能也没准备好,但它的确在几个细节做对了,比如:劝网友“理性消费”,不让网友刷礼物;连续直播52个小时;老板把直播间当发布会。
为什么劝网友“理性消费”,还要连续直播52个小时?是不稍微有些矛盾?这就是做对的地方,鸿星尔克看清楚了舆情场与销售场之间相互转化和互为因果这个“道”,在“术”层面不停地有意或者无意地给直播间引流。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网友和女主播在直播间的互动,变成了网络段子,又继续刷屏和出圈,拉更多流量和关注度进入直播间。
最后,大叔做个总结:鸿星尔克的成功不可能被提前一步步策划出来,而是公众情绪主动找到了它,但人家成功的地方在于承接公众情绪的能力。你可能会说,几个关键动作可能是蒙对的。蒙对也是对啊!
最后的最后,再做个澄清,大叔今天被好多人来问,说是我策划了鸿星尔克一事,没有哈,我只是写了一篇文章而已,“自家”是只人家鸿星尔克“自家”。
当然,以上都是马后炮,未必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