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是生物的一种本能。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过程,其实就是趋利避害。利是正面的、积极的消费动力,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费动力,这种是属于趋利。另外一种是负面的、消极的消费动力,消费者因为厌恶、恐惧而产生的消费动力,这种是属于避害。广告就要展现这二种状态,让消费者恐惧坏处,就会激发他们喜欢上好处。
ML近期推出了自己的影视广告《Butterfly》。故事中一个中年男人是一个普通的职场人士,天天到6点就要准时起床去上班。在地铁里面都很拥挤,上班也很枯燥。有一天男人看到河边有一个画家在绘画,他的想当画家的梦想被激发。然后就开始重新拾起画笔,慢慢的努力,竟然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终于圆了这个梦。广告中没有梦想的男人的人生是黑白的,做着枯燥的工作这就是强调坏处。当男人选择了自己的梦想,一切都是彩色的生活,这里强调了好处。通过这种趋利避害的展现手法,很好的诠释了寻找真正的乐趣的重要性。
如果从单方面出发来激发消费者,只是达到单方面的效果。广告要塑造出一个合适的场景,以氛围来烘托,激发消费者内心的情感。就像户外服饰,品牌拼命的说自己的服饰怎么怎么好,消费者还是比较懵懂。不如广告里面呈现一个户外的场景,在这里面有冰天雪地或者狂风暴雨,然后是主人公穿着户外服饰,完美的抵御了这些极端的环境。在这种场景下,消费者就能快速的看懂广告。这就是品牌给消费者构建了一个场景,通过这个场景来触发消费者的行为。
BJ近期推出了影视广告《老妈真有面》。故事中儿子因为小胖邻居抢了自己的鸡腿,对他大打出手,小胖的妈拿着鸡毛掸子在后面狂追,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老妈一出面,让小胖妈冰释前嫌。儿子去亲戚家,遇到了高冷表姐不和他玩。老妈一出手,解决了表姐的姨妈期的问题,表姐和儿子愉快的玩耍起来等。故事通过几个经典的儿子和老妈的场景,展现了有意思的童年回忆,很好的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记住了品牌。
消费者的需求有大有小,当消费者的需求被激发唤起时,会产生一种还未得到满足的紧迫感。紧迫感越强,激发消费者行动的可行性越大。所以广告要找到消费者最关注的地方,并且确定是消费者下意识的直觉选择。创意之时,要对这个消费者最关注的地方,反复确认,它是消费者现在最关注最紧迫的点吗?它是一个强需求吗?这样广告才能围绕这个最关注的地方发力,达到最大的效果。
HBN在母亲节时,推出了影视广告《每条皱纹,都是勋章》。故事中有4个宝妈分享了自己的事情。有怀孕几个月,看到怀孕纹出现,刚开始是恐惧,慢慢的学会了和肚里的胎儿互动的。有以前看到搞笑视频不敢大笑的怕有法令纹,现在为了小孩却常常熬夜,但是看到小孩不断的成长开始改变想法等。这个广告抓住了宝妈最关注的事情怕自己变老。品牌把这个担心升华了一下,细纹与担当一样有分量,坦然面对就好,因为每条皱纹,都是勋章。
消费者从产生需求到实际的购买,中间的这一过程是需要被激励的。就是要给他一个推力,让消费者行动起来。广告可以号召消费者勇于挑战,用乐观和坚韧来获得成功。倡导一种精神,消费者凭借坚韧的决心克服逆境,赢得胜利的精神。这种激发消费者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渴望,可以很好的引起他们的共鸣。广告倡导个人拼搏意志,可以帮助消费者实现目标,也可以让广告更容易的传播。
JD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推出了《新少年说》。广告中眼科医生陶勇、奥运冠军傅海峰、青年演员秦牛正威、全国劳动模范宋学文、《中国诗词大会》盲人选手吴幽等。纷纷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事列,讲述新时代青年就需要面对困难,无所畏惧,满怀热爱,则青春常在。这些各行各业的人用自己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感悟,比较激励的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总之,现在的消费者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广告需要最大化的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是广告成功的重要的因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