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是商业的,商业就是买卖,就是一个消费社会。所以,一直以来,商家广告其实或多或少都在鼓励消费,就像下面这句“消费主义终极鸡汤”一样。
每一次你花的钱
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但其实平时我们看到的广告,很多时候商家都还是把这个事情藏着掖着,或者只是跟你讲我的东西多么好,能解决你的什么需求,或者通过精神层面的诉求来试图获得你的价值共鸣,以此来委婉地让你掏钱买单。
所以,像许舜英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为中兴百货周年庆写的这套大胆而犀利的“消费主义”文案,也只有许舜英敢这么说,当时一见也是让人灵魂一震。
作为[消费者]比作为[公民]幸福
[消费正确]比[政治正确]正确
当然,她更出名的是下面这两句文案,俨如一位趾高气昂的精英女性在颠覆你的三观,让你不买个东西都不配做人。
三日不购衣,便觉得面目可憎
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
诚然,当时这种如此赤裸裸地叫嚣购物至上的文案,其实背后是有洞察的,也有它特定的女性受众,她的文案张扬了消费欲望,让拜物主义名正言顺地大行其道。
扯了这么多,终于来到正题了。最近看了两则双11的广告:一个是主张“超前消费”的阿里花呗,一个是鼓励“理性消费”的网易严选。
这两个广告让我觉得:咱们做广告、写文案,社会大环境下大众的社会情绪是需要照顾到的,尤其是今年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之后,要不然,今年天猫的双11主题也不会是“1起挺你,尽情生活”了。
01
阿里花呗:让人侧目的“超前消费”
在这个点上,阿里花呗的广告就触碰到了这个社会情绪的底线,从而引起了大众的一致反感。
注:花呗的广告我是在公众号@广告黑榜 上看到的,下面的广告内容以及后面的评论引用自它。
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
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像模像样
(注意右下角的人物身份说明,下同)
用花呗把成人本科的学费给交了
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拿到毕业证了吧
考上大学的妹妹
想了又想的那台笔记本
我想都没想就买给她了
为等了很久的人们放部电影
为等了很久的自己买一束花
有了这张大号双人床
躺在上面做的梦也更大了
花呗这套广告一出,就引发了网友们不约而同的强烈抨击,先看看微博上网友的评论(以下内容来自于公众号@广告黑榜):
还有网友单单针对第一则广告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
而网友们在@广告黑榜 下的评论也值得一看,有人说定位错了(其实我觉得是策略错了),应该把“锦上添花”换成“雪中送炭”。
还有人根据这个“雪中送炭”的策略给写了一句文案,我觉得还挺有洞察的: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意见,祭出了茨威格的名言:“命运赐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还用《甄嬛传》打比方:
而这个网友说出了我前面一开始说的话:
更多的是对这则广告的无情鞭挞:
后来,据说花呗这套广告之前安排的投放下架了,如果属实,那真的是这盛世,如你所愿了。
02
网易严选:让人舒适的“理性消费”
无巧不成书。这边花呗刚踩了雷,这边网易严选出了一个鼓励“理性消费”的广告,果不其然,在花呗难看的吃相映衬下,一片叫好。
网易《要消费,不要消费主义》 缔造传奇的不是出发的工具 而是出发的勇气 改写命运的不是外在,而是热爱 让不可能变可能的不是脚上的鞋, 而是脚下的路 是我感受的温度 是我留下的足迹 是我创造的味道 是热爱、是不跟随、是不屈从 定义了独一无二的我 要我所热爱的生活 不由消费主义定义 由我定义 要消费,不要消费主义 双11 严选好物节 价格虽低,但也请理性消费@广告girl:网易严选家的双十一,好冷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