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营销,圣诞是品牌们争抢的核心营销战场。每到这时候,品牌们不是借圣诞老人之名给你发福利,就是以家庭温情等花样创意吸引你的注意。
总之,怎么能讨你欢心就怎么来,只要能让你多看一眼,爱上品牌、购买产品。当一个不讨好他们的品牌出现时。他们反而会上去一探究竟。
今天上网搜「圣诞去哪儿玩」,百度在解决我的好奇之前,竟然劝我先别着急狂欢,而是做好防护再谈吃喝玩乐,过圣诞。
点击观看扫兴彩蛋
当所有品牌都在鼓励消费主义的时候,百度冷的一声,让大家先注意安全,做好疫情防护,再来平安嗨皮圣诞。
它的原理,跟《22条商规》里说的对立定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原本讨好用户是主流做法,想要获得更多关注,就必须更会讨好。百度走到主流做法的对立面,反套路而行,一下就占领了用户的空白心智,从而获得额外流量,还没有品牌以同样的方式跟自己抢。
显然,圣诞这次的反套路,跟百度儿童节、父亲节、七夕、教师节等反套路又不一样,这一次不单单是节日借势。这次,百度把洞察从行业差异,上升到社会时局。针对疫情局部反复的社会大背景,百度以此为原点,进行模糊洞察,无疑再次拉高传播的势能,为品牌的二次传播制造更加强劲的动能。
与此同时,能明显感觉到,百度在升级自己的反套路营销。这组别搜,很容易让人想起父亲节、七夕的「别问」系列,但又有两个明显的不同。
一方面是文案上不再立马给出品牌的答案,而是用怕你搜完“反省”“流泪”“跟我没完”等词,进一步加强悬念,这样做,不是只有放消息,还有收流量,既能激起话题兴趣,还能更好激发用户回到百度搜索。如此,整个营销环就完整了,最大的好奇,换来最多人关注到还得重视疫情的反复。
百度圣诞、父亲节、七夕别系列
另一方面,视觉上,从最早父亲节的文案为主,到后来七夕跟文案打配合的抽象创意元素,到圣诞这波,已经进化出了一组有感情的圣诞小圆人,喜怒哀乐,已经能代表品牌,跟用户产生情感层面的直接连接。
当然,现在看起来,就是一组表情包,但是它从抽象符号,到人性造型,已经具备了很大的故事开发空间。
特意拿出这点来说是,这样的营销埋线,能够让不同的战役之间产生合力,且方便根据不同的战役,进行定制式的升级搭配。
就拿这次的「别搜」来说,大家伙热闹正在兴头,一搜百度,让人冷静,先去防护再说玩的事儿,有道理是有道理,扫兴也是真扫兴。
由小圆人跳出来告诉用户结果,萌萌哒,也不算真扫兴。
正当大家忽视疫情常态,略显放松的时候,百度这一个善意提醒,不只及时,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品牌社会责任意识的惯性使然。随时能着眼于时局,落到单个营销上,反而比社会责任日才针对发声,来得自觉,也来得加分。
这样的角色,有小圆人居中润滑,也不会那么刻意和生硬。
如果说企业的存在,就是因为很好地解决了社会的某一个问题,那么这种关照社会现实的节日营销,无疑是润物无声的内部强化,和外部示范。
▼
有时候看到反套路的营销,都会默想,这很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