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一个人要说多少“我爱你”,才能学会与更多媒介共情?    

本文已获得腾讯传媒全媒派授权



时代加速,情感的表达却显得越来越仓促。我们似乎总是在节奏和效率的支配下奋力奔跑,却疏于问候、表达和共情。


5·20已过,但5·21也不算晚,昨天和今天,都是网络文化里因日期谐音应运而生的表达爱意的节日。从消费主义和文化工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日子不乏炮制、营销的意味。如若换个角度,亦可视为给了我们更多表达情感的机会。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回顾近一个月以来与情感有关的内容,精选相关文章评论区留言,看看才华横溢的读者们是怎么看待情感的表达、传递与理解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新闻当事人共情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走红。作者黄国平历经种种苦难后依然坚定向学、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令人万分感慨。

全媒派4月28日文章《博士论文致谢走红:社会新闻的苦难叙事是如何感动公众的?》探讨了对这类引发网友广泛共鸣的“苦难叙事”背后反映的传播机制与情感心理。

读者从苦难叙事中感受到了情感和力量。就像@沈芫说的,感觉苦难叙事像是一种灯塔。生活很苦,抬头看看别人,低头也就能看见自己。

透过苦难叙事的情感表达,看到自己

@绿子:
在他们身上有受众注入的期望:原来命运真的可以改变,原来自己不用一辈子碌碌无为。

@Dxlkslbccdtks love:
人们之所以被这些苦难故事所打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苦难,并且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说豁达,让自己的生活朝着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发展,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会被苦难所打动,而是只会被真实的苦难所触动,大家都是普通人,那些普通人战胜困难、获得自我价值提升的故事才能真正让我们从中获得奋进的力量。

@moon🐰 :
作为妈妈,我把“论文致谢”读给了8岁的儿子听,虽然身处的境地完全没有可比性,但我依然希望他能从黄博士的故事中明白坚持和奋斗的意义。我们总是说现在的孩子脆弱、玻璃心、抗压能力差,我个人认为,那是因为我们只赋予了他们物质生活,而没有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许他们永远不会像黄博士求学时那样为了挣到读书的钱而拼尽全力,但他们一定一定会有像黄博士那样“心”处“绝境”、想要放弃的时刻。如何让他们再站起来、再向前看,这是作为妈妈,一生的功课。

所以,在我看来,“苦难叙事”最打动人的就是任何人都能从奋斗者的身上汲取能量,不是学会“无敌”,而是学会“自愈”。

@9:
“富贵”大爷和博士论文大概是我们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一张嘴吧。毕竟每个人都经历过生活之不易,又不是所有人都敢把自己的苦难掰开给众人围观,而评论里说的“要努力”“要幸福”不止是鼓励当事人,也是在安抚正在经历苦难的自己吧。

@Moderato:

我觉得打动人的点,正如作者所说的,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通过这些苦难事例,也能让我更好地去反思自己目前的近况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         
情感只是资本和媒介炮制的套路?

也有读者更冷静地提出了疑惑:苦难叙事有没有可能是部分媒体在特定情感框架下的“固定套路”。

@维课多·娱寡: 

如果大家感动的阈值不断提高,这是否意味以后的苦难叙事,需要用一种更加讲究技巧的方式来撬动人们的共鸣呢?我知道这可能不是苦难承受者的本意,但是社交媒体的赋能背后,传统媒体的“地位赋予功能”依然强势。如果媒体喜好高于大众阈值的苦难故事,或者说为了超过这个阈值,不惜动用各种修辞和叙事技巧,那真正的苦难,反而被遮蔽了,我们最终都会被这种感动的审美化倾向所反噬。

@七点:

苦难叙事有时候也是媒介和资本的圈套,用他者的苦难、奋斗、达观来麻痹“看客”。我们在同情、感动、钦佩中寻求一些自我慰藉,暂时地忘掉阶层固化背后的无奈。

@至安满月:
“当人们的同情只面向有限的某类人群,那么这种同情的本质,是否也更多来源于大众满足自身对于一个“成功抗争苦难”故事的想象而已呢?”

——人们当下对于新闻的关注,或许也可以和娱乐圈追星的做个类比。寻求的人设是符合自己期待。这能够让人在智识上产生优越感和获得感。但是也是“固执的”、“狭隘的”,是用户的问题,却也有媒体的问题。

@人类学bot: 
人们喜欢那些穷且益坚的故事,但媒体的苦难叙事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让人们关注到某一问题,至于解读苦难、解构苦难和解决苦难,绝非一朝一夕,片甲之言就能到达的。

@是一潇同学啊: 
“苦难叙事”的共情如果更多聚焦在奋斗和达观,那么受众眼中的所谓“苦难”在当事人看来或许就只是一种日常,无关于或苦或甜。也许在这种新闻框架里架好的当事人和受众本就需要是两个不同群体才能让框架成立…影响对双方来说可能就是情感表达和共情吧。

与影视作品共情

展现人情世故、人间冷暖,是影视作品的意义之一。《<小舍得>话题不断:现实题材剧的流量密码,找到了》分析了现实题材电视剧扣人心弦的的要素,《<武林外传>的15年,也是传统情景喜剧衰落的15年?则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赢得了读者“yyds”的呼声。

亦有《<谭谈交通>:笑点密集的民生节目里,尽是无比真实的人生这样的节目通过展现真人真事,让人在欢笑之余,也对“福贵大爷”等人的经历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观看影视作品,是在公共表达中接受情感传递的过程。

影视作品的成功离不开恰当的情感表达

@🍋·zhu: 

故事中传递出的观念,精辟深刻,历久弥新。喜剧只是个形式,内容才是把握观众的关键。夸张的喜剧表现出流行文化、社会现实、人生经验可能是《武林外传》依旧受人追捧的秘籍吧。

成长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去看总能获得不同的解读,在快乐中也发人深省,这是武林外传的魅力。同样的,导演、演员还有剧组不仅专业性强,而且勇于突破创新,现在来看也是很大胆的行为,但是他们成功了。现在真的很难看到这样的电视作品了。

@黄金帅帅: 
短视频情景剧是互联网碎片化语境下的必然趋势,但碎片化、快节奏的叙事在短视频信息洪流中并不能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演员的演技、剧本的打磨、对现实的映射等都赋予了《武林外传》历久弥新的审美价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它颠覆了武侠世界的杀戮,在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小客栈里,每个人又都是传说之外真实的自己。感谢《武林外传》陪我度过了很多或艰难或快乐的时光,同福客栈也是我心中的桃花源,都在酒里了,yyds。

@乐与_ :
永远爱《武林外传》,喜剧中夹杂着人生真理,反复来看发现一些细节,编剧导演都很用心,段子永远都不过时,看一遍就仿佛回到开播的那个夏天,我们爱《武林外传》,是我们愿意沉浸在那种江湖的生活中,我愿称《武林外传》yyds。

@深井冰冰冰:

所以一种描述方式能否引起观众的注意,不一定在于展现新奇和个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对共同经验的表现。婚姻、育儿、职场,这些围绕我们最基本日常行为的话题,契合了不同地域观众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情感指向,放大了本来只属于自己的个体情感,形成了网上网下的情绪“在场感”。这种背景下的现实题材意义,才更容易被大众珍视、分享、传播。

@李胖纸: 
《谭谈交通》之所以火遍全网,就是因为这个节目,接地气,说人话,有真情。大家在节目中可以看到每个人在生活中展示的真实的一面,其实看节目也是在看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视频中找到共鸣。每一个不到15分钟的视频,叠加到一起,就是这个复杂社会的真实写照,就是老百姓真实的喜怒哀乐。

@Summer🌱: 

优质的节目在嬉笑的同时总是会给观众留下很多留白,这份留白可能是认同、可能是反思、也可能是窥见另一些生活。技术不断发达的今天,期望看到更多像《谭谈交通》内容更优质的节目。

影视剧遮蔽了现实的参差

@南漠:

艺术来源生活,这句话当真不错。

比较关注的是内卷。有人大概还不知道内卷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本来十个人就可以当保安的,但是竞争太厉害,你要过英语四六级才能当保安。

有人说,内卷的本质原因是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空前焦虑的结果就是超前教育的泛滥。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更是将这种焦虑和超前教育放大到极致。总有几个父母在脑中臆想揣测,然后暗自发力,在“剧场效应”和扑面而来的宣传的影响下,其他父母很难不“为之动容”?

当臆测成为现实,当欣赏窗外的风景成为偷懒,当昼夜不息的冲刺成为日常,内卷便是常态,不卷便是奇葩。突然觉得很好笑,病态吗?好像也没有,时代所致,只不过还是想说上一句,时代纵使需要我们奋斗,但就像弦,绷久了,会断的,我们人也一样,也是需要休息的,如果可以,稍稍驻足,看看身边的风景也是可以的。慢一点儿,稳一点儿,才能更加踏实安心。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想念利老师了。想分享一句话:“我有个想法,但那是我的想法,可能是错的,所以我为什么要毁了你的呢?

@莉莉的河: 

如今所有音影剧综发展到现阶段都被催生出了统一的共性,即非常注重内容面对热搜喊话的能力。从《三十而已》明显热搜词话的剧本「女人三十就该 xx 吗」,到其他糊剧把角色的恋情替换成演员真人恋情制造热搜,再到如今成春晚上岳云鹏「我等会儿将有一个热搜是xx」这种点名式的喊话,也是在这种程度的渐进中,文艺作品的目的性早就大过了内容。

你甚至会觉得,他们做这个综艺的原因,是想做这个热搜词。当然一方面肯定是下面的人压力太大了,传播也有KPI,现在什么破烂东西都喜欢讲出圈,那没办法,热搜是硬指标。其次应该想的是,我们现在还能不能把公共讨论和热搜划上等号,而本就缺乏公共讨论训练的我们,在本就匮乏的空间里,还能不能有效聚集起有效的公共表达,去关心我们真正关心的事情呢?

还有就是,我们在如今中文主流流媒体上能看到的中文音影剧综,我们能接受到的、能感悟到的东西,统一会被热搜话题词接管,那个由文艺作品建构的人精神的小世界,现在只会有一条一条的热搜词条在此伫立,它们以被框在井字符的方式被吸收和表达,就好像是那种被困在井字符里的人。

这一代观众乐于达成情感共鸣

Reaction视频则是对观众观看影视剧、综艺等作品中透露出的情感演绎与捕捉。《低调发育的Reaction视频:你或许不了解,但一定看过对这种上帝视角般的视频形式进行了剖析。正如@皮皮乐所说,如果博主的reaction到位,反映自己的心声,就真的很爽。


@FJ:

B站reaction视频也挺火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能获得情感的共鸣这一点,有个叫“cashstudio”的韩国兄弟react国内的嘻哈音乐,真没说多少内容,但人就喜欢看他们的反应和赞同。有些吐槽类视频其实也属于一种reaction,比如“三代鹿人”的,大家能通过他的视频得到情绪发泄。

@Dxlkslbccdtks love: 

这么多reation视频里,最爱的还是对各种综艺的reation视频,通过这类视频,仿佛就是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共同观看综艺的朋友,可以一起吐槽,也能够回忆起自己当时观看综艺的记忆,甚至还能从他们的视频发现自己当初没有注意到的内容,比起单独观看综艺,这种reation视频,带来了更多观看综艺的乐趣。

@东:  
reaction可以类比于读书社里面的小组讨论,假如讨论小组里面有作者,那么大家对作品的理解会更为准确,同时作者本人也会受到启发。假如没有作者参与的兴趣研讨,那么观众的参与也只能是间接参与,同样也是没有直接参与的好。所以reaction的发展形式会随着媒体传媒技术的更新而迭代。而目标就是直接参与。

与人工智能共情

今年以来,由AI续写故事作为文本的视频在B站悄然流行开来,一些UP主利用市面上的AI创作应用续写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再将新的作品以人声演绎,配上BGM后制成视频。AI续写小说悄然流行:人类特有的创作力,已经被AI复制?探析AI创作正在对内容创作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人工智能能为人类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甚至有替代人工之势。人类专属的情感是否也会被强大的机器学习get到?

读者@咸鱼🐟不闲认为,AI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模拟人脑的系统应用。人可以干,它就可以“模仿”,但其背后依旧是人的思维。那人的思维可…不能穷尽,人的思维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不然人工智能也出来。所以,没有超越,只有人对它的创造。(纯个人而言,我觉得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只能取代部分岗位)

读者@阿挺 则提醒我们要有危机感:所谓的“人类最后一块净土”不过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如果未来人类需要AI承担更多的工作,那么发展AI的创作能力,甚至赋予AI情感都是不可避免的。在未来我们都应该有些许危机感,不是担心机器人统治地球奴役人类,而是担心自己手头上的工作还有多久将被取代。

情感是私人性的。但是在社交媒体的分享中、在媒体框架的渲染下,情感的表达、传递与接收都渐渐有了公共性的特征。所以我们会为苦尽甘来的黄博士喝彩,会为影视剧的惊艳表达惊呼“太现实了”“yyds”,也会将情感的共鸣记录下来激发更多的情感碰撞。

你怎么看待目前新闻作品、影视作品以及技术升级对情感表达的影响?在表达爱的日子里,你有什么想对派派说的呢?快来评论区告诉派派吧~大家的优质留言,我们将收录在今后每期的#派大星精彩评论集#里。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