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自主品牌弱势仍未改观    

自主品牌弱势仍未改观

  2013年上半年的乘用车销售数据已经陆续公布,整个车市呈现出多年未见的强烈上升趋势。
  在一片大好形势下,外资品牌除了日系以外都在市场份额方面有所提升,反观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却在下降,反映了自主品牌整体竞争能力的相对弱势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根本的改观,令人无法不担忧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
  仔细分析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阵营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首先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 “分化”。在整体市场份额受到竞争挤压的同时,仍然不乏一些表现出色的亮点。例如长安汽车便是在上半年交出了亮丽业绩的自主品牌企业之一,其零售销售量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78.6%,同样表现出色的还有长城(同比增长50.8%)和东风(同比增长46.6%)。虽然这些出色的表现是否能够持续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未来的自主品牌阵营将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级分化的发展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其次,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企业开始走上了自我救赎的“转型”之路。这种转变首先来自于多数企业领导人的危机意识和变革的紧迫感。他们在深刻反思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的同时,结合本企业的现实越来越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几乎所有中国企业今天都在谈论“转型”,但真正地付诸实践的却还不多,因为变革需要很大的否定自我的决心。未来放在大多数自主品牌企业面前的选择不是要不要转型的问题,而是何时开始转型的问题,即是否有勇气牺牲眼前的利益而追求更持久的优势。虽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企业是在业绩低迷时才被迫地将转型问题提上日程,但最早转型成功的企业必将享有先行者的优势。
  另外,综合自主品牌目前在各方面的表现,如何在“转型”之后实现更有效地“突破”,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要实现引领全球汽车行业的雄心,仅仅能熬过行业分化整合和通过转型将核心能力提升到行业先进水平仍然是不够的,因为未来的行业领导者一定是那些不仅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而且能够不断地重塑行业的强者。未来重塑全球汽车行业的机会既可能来自于产品与技术的突破,也可能来自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这里的关键是企业如何重视创新的体系和能力的培养,而来自于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也可以为汽车行业的中国企业树立很好的榜样。
  对于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来说,“分化”、“转型”和“突破”这三个关键词实际上对应的是三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求生存,通过发展求生存固然不错,但以为只要在发展就能生存便会铸成大错, 因为在这个阶段讲究的是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速度。第二个层次的目标应该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从根本的体系能力建设着手,全方位地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以保障自身的竞争性,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这个过程将涉及的往往是痛苦的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第三个层次的目标是突破和创新,有能力的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应当敢于挑战行业的现行规则,通过行业重塑来确立未来的领导地位。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