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单反,大多数人最先联想到的一定是佳能和尼康,相较于其他品牌而言,它们在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在销量持续增长的微单市场中,相较于专注于微单的索尼而言,佳能和尼康都表现平平,没有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2016已经在眼前,2015的那些大咖们以及品牌们的撕逼事件却深深影响着内参君的三观,注定在内参君记忆中一同跨年。
随着圣诞节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开始了它们圣诞营销活动,继推出了奢侈品牌圣诞案例合集之后,这一次我们整合了一些快消品牌案例,来看看它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应对圣诞的吧。
1995年11月,可口可乐第一次在电视上放映了「HolidaysAreComing」圣诞卡车广告片,满载着免费可口可乐饮料打扮得颇具圣诞风情的卡车在各个城市间穿梭。
从去年12月份开始,一篇《海底捞正在沦为一家二流公司吗》的质疑文章,将长期被神化的海底捞置于风口浪尖。迄今恰一年!
距离2015年圣诞节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近一个月来各大品牌主也都卯足了劲为节日做足铺垫。因此我们将目光集聚至奢侈品行业,为大家搜集了卡地亚、蒂芙尼、Burberry等品牌的圣诞创意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转眼到了2015年的最后一季,回顾今年各品牌的营销大动作,都少不了“电影”二字。显然在急速互联网+的大浪潮中,红极一时的热点追逐,已逐渐淹没在品牌创新营销的浪潮中,而近年来,电影+的趋势声量猛增。
从非标准化的服装行业挖掘出标准化品类,借助全球供应链,利用品牌号召力和研发投入降低产品失败风险,将效率发挥到极致,把价格降到极致。这是优衣库在双11被消费者一抢而光的最大秘密。
可口可乐是最固守传统的品牌,自1886年诞生以来,可口可乐的配方几乎没有变动。经过130的岁月洗礼,它始终是风靡全球的饮料产品。
在圣诞节前夕,商家们的营销总是会拿温暖、和平、友爱的节日气氛做文章,连平日里明争暗斗的竞争者们此刻也放下了成见,在广告中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景象。
从街边小店起家,如今全美拥有19家店面,其中一家在Facebook的总部(据说是扎克伯格亲自邀请),迄今获得来自硅谷3000万美元投资。这是一个从始自终坚持自己「想法和风格」的老咖啡人Phil Jaber的故事。坚持了,就没有放弃的理由,不是吗?
“娱乐营销”合作绝对是2015年最火关键词之一,玩得好的不仅成功借力明星或者大IP实现粉丝经济的变现,还能帮品牌一下火爆互联网成功变身弄潮儿。现在就一起来看一下有那些经典的娱乐营销案例。
12月2日,麦当劳推出黑白新品系列产品。此次新品营销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有12款史努比(Snoopy)玩具助阵。
近年来,伴随社交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广告营销行业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消费者对狂轰乱炸式营销深深的疲惫和麻木,消费者的破碎化时间越来越难聚焦,那么什么样的营销方式能够有效化解消费者对广告产生的抗体呢?
从牛皮席市场的一片蛮荒,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牛皮席王国”,从破厂房到行业领头羊,当初的一个念头为他带来上亿身家。
Epica Awards在德国柏林颁出了今年的评审结果,其中四项全场大奖来自于日本、荷兰、英国和奥地利。里面肯定有你错过的好案例。
袜子这玩儿意太普通太平常了。在我们的认知中,它颜色呆板,款式单一,穿着方式固定,与成衣、皮鞋、包包等外用商品相比完全不具备表达个性、体现情绪的能力,更加不具备搭配和提升品位的能力。
一家3平米的店面能做什么呢,日本一家面积只有一坪(约3.3平方米)的点心店,年销售额居然高达3亿日元(约2387万元人民币),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有点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