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姚鸿:两次被千万美元重金青睐的背后    

人物志


这就是姚鸿,Poco的创始人

  一个第一次互联网浪潮中的幸运儿;
  一个第一次泡沫破裂时期的惨败者;
  一个在网下“爬”了一年的修练者;
  一个再次回归网络的潮流的引导者;
  大胜之后的大败,修行之后的起步,正在向下一次更辉煌的大胜利发起冲击,只是,这次他非常小心的在避免大失败的覆辙。
  称他为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引路者之一似乎没什么不妥,尽管他现在不过才三十出头。
  除非有什么不可预料的不可抵抗的不测在前方路上非要跟他过不去,否则几乎可以肯定的确定,他很可能将成为自己创造一个新兴产业的最大胜利者。

·回首:第一次触网 往事依稀在目
  中文热讯的姚鸿自传:我的事业从做主页开始
  我从一开始接触因特网就喜欢上了她,喜欢她的自由和遐想,喜欢她能让我的想法在主页上表现出来。主页制作也成为我的爱好,我90%的时间用于其中,可以说主页制作和网站策划伴随着我度过了这两年……
  创建NEED工作室
  我是1996年7月初上的网,那时我还在上大学。电视和报纸上“铺天盖地”地宣传网络如何了得,如何神奇,这深深打动了我。在临近期末考试的前两天,自己偷偷去买了个极其便宜但还跑得动的14.4K杂牌“猫”,说服了父亲去电信局申请了一个“视聆通”账户(也就是现在的169),就这样我上网了。我生活在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里,父母亲对我上网从一开始就支持,每个月1000多元的电话费父母只是说了几句就帮我交了,我当时心里很感激,暗下决心要在网上做出一点成绩来。
  我曾经希望在大学毕业后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也曾经梦想自己能在台上高歌……但网络进入我的生活后,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不仅仅是她给我带来了乐趣,给我带来了朋友,更重要的是她给我带来的寄托是其他任何事物所无法比拟的。她让我思维活跃,创意得以发挥,或者说使一个“散漫”的年轻人有了个“发挥”的场所吧。我后来与Neso一起组织了NEED工作室,Neso能够以其灵感把概念和内容完美地结合。“中文热讯”的首页就是出自他的手笔,给人的感觉是大气、有品味。
  NEED工作室,是国内比较早成立的专门从事主页制作的工作室,NEED的名字来源于Neso和Red的前后两个字母。NEED工作室一开始本来打算是做网络杂志的,后来很自然就发展成为主页制作,回想起来也莫名其妙。
  NEED工作室最开始是在协助网易的个人主页发展中为广大网友所认识,那时候的“连轩”,成为国内个人主页最早的定居点之一。
  NEED工作室最得意之作是为嘉星公司建立了“嘉星品网”和“嘉星论坛”。策划建立“嘉星品网”时正是中国个人主页开始繁荣之际,国内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比较优秀的网站评荐站点,我认为自己能做。而且这样的网站一定能够受欢迎。果然,这一站点一炮打响。
{$nextpage}
  中文热讯之路
  1998年7月,我牵头筹组了“中文热讯”(http://www.yesite.com),现在我主要的工作也是围绕着这个网站而展开。经过我们的努力,中文热讯在短短半年内成为1998年知名商业站点之一,被《电脑报》评为1998年中文十大网站。希望在1999年,中文热讯成为大家bookmark里面的站点。
  中文热讯包括全国访问量十分高的热讯旅游港http://travel.yesite.com,在国内十分有特色的热讯桌面系统http://desktop.yesite.com,全自动更新的热讯新闻站点http://news.yesite.com,独创的歌词搜索引擎http://geci.yesite.com,集合全国上万个个人论坛而成的中文连轩http://linkshare.yesite.com更是吸引了许多人浏览。其他的还有热讯游戏、体育、软件、笑话、娱乐等15个子站。热讯子站点中都充分体现热讯的网络媒体经营和网络应用的协调统一,每个站点均包含独特的创意和优良的技术,令广大网友很快便喜欢上她们。
  当你付出了许多心血,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自己心爱的网站,最希望看到的当然是网站的访问量上升,在春节,大家休息的时候,我们热讯的一群年轻人,不停地更新站点内容:推出热点新闻,颁发1998年10大个人主页头衔,令中文热讯网站一时间人头涌动,记得今年大年初七,中文热讯的访问量竟然高达7.3万人次,当时我在外面给人拜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几乎把手机都扔了,跳了起来……
  有开心也有艰辛,记得一开始中文热讯推出国内第一套中文站点统计系统的时候,因为对使用人数估计不足以及程序开始设计的缺陷,在推出1个月后,访问数据突然丢失,这个现象在当时出现了好几次,一时间找不到程序的毛病,我和热讯的同志们连续3天不分日夜地坚守在电脑前,几个人通过ICQ互相鼓励和坚持着……最终程序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程序调通的那一天,我终于松了口气,一下子就睡了过去。以后,凡是发生什么困难,我们都会提起这段经历,互相勉励……
  我最看重回头率
  在两年多的主页制作和站点策划过程中,我学习了许多,认识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网友到底喜欢怎么样的站点,到底我们这些站点制作者有没有为用户着想呢?这些问题时常在我脑海里出现。
我认为一个站点要得到网友认可,不能只靠推销而要靠好的内容来吸引网友,强行的推销在初期或许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真正优秀的网站是通过内容,潜移默化地吸引网友,培养其忠诚度,也就是通过吸引人,贴近人的内容吸引网友。 
  我们中文热讯就以网友为主,认真服务为宗旨,力求做到使来热讯的每个人都会喜欢上热讯,回头率是我们最看重的一个因素。我刚上网的时候,中文网络基本没什么可看的,留言本和聊天室就成了人们上网聚集的地方,在那里我认识了现在都非常出名的Netboy、009、Seven……在建立品网过程中,就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帮助,Neso、David、Jackson、茶博士、Mimi等许多朋友帮忙建立专栏,为品网添砖加瓦。
在我认识的网友中,最有意思的是Jimmy,他因喜欢聊天而开始着迷网络,现在则被主页制作深深吸引,其充满才华的设计创意令许多网站锦上添花,热讯的留言系统首页就出自他的手笔。Jimmy是一个读医学的本科生,在广州信息网的聊天室里我们相识并很快成为好朋友。开始的时候,Jimmy沉迷聊天,玩MUD,当然付出的代价也十分大,有个关于他的笑话说他一次“在MUD中,千辛万苦才获得了一样宝物,提升了一定的能力,但花费了上千元的电话费……”
千万风投为何钟情
  2005年6月,姚鸿到北京中粮广场的IDGVC总部参加了答“合伙人问”会议,顺利获得了POCO网站的第二笔融资。面对投资人像面对老朋友一样轻松自如的姚鸿在IDGVC办公室里看到那些激动冒汗的创业者,不由心生感慨,仿佛看到自己当年初次面对投资人时紧张胆怯的样子。
   30岁的姚鸿已经是一个极具资历的创业融资者了。在互联网泡沫时期红极一时的“中文热讯”就是姚鸿的杰作。从1998年创办中文热讯,姚鸿就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投资人。从接受IDGVC的投资,到把中文热讯做成中国当时的前几大互联网门户,把自己打造成媒体笔下的亿万青年才俊,姚鸿曾漂浮在资本浪潮之巅。然而在必然的泡沫破灭结局中,放弃IDGVC而选择不适合的投资人成为姚鸿缺乏经验下的不明智选择,也加速了中文热讯上演互联网寒冬之死。
  2003年,姚鸿在IDGVC的支持下再次创业,这次姚鸿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创业者和成熟的融资者。姚鸿建立的POCO网站在一年时间里就实现了盈利。做互动媒体娱乐的POCO每天平均同时在线人数为40万,仅次于QQ、MSN和网易泡泡。现在,姚鸿认为自己对融资有了深刻的体验和看法。 
  重返互联网
  在互联网领域,几乎一年一个轮回,2003年7月,姚鸿和IDG合伙人杨飞聚在了一起。
  这一次,他们谈论的是P2P。
  利用P2P技术,提供电影、音乐、动漫等多媒体的相互交换,把提供这种服务做成一门生意,两人的想法再次相近。
  他们如此分析,中国网民在互联网的运用上,最多的还是浏览新闻、听音乐、下载电影和软件。
  QQ这一类本质也是属于P2P的IM(即时聊天),是基于窄带时期的P2P,它更注重文字的交流,这也在其用户群中形成了使用定势,而在宽带时代,应该有相对应的P2P软件来提供新的服务。
  当时国内做P2P软件的,大多是将国外开放的源代码汉化后直接投入使用,做得比较好的,可以实现3万人同时在线,但3万人已经出现网络通道瓶颈,对于中国当时上千万的网民来说,并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关键的技术问题存在于,穿越防火墙、实现大文件传输、在P2P网络里面搜索,这些都急需突破,当时企业的技术团队都在朝这一个方向上竞赛。
  但当时并没有人能提出基于中国互联网本土情况的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姚鸿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先前中文热讯的核心技术团队仍在他左右。
  他们决定重返互联网,研发基于宽带时代的P2P软件,并把这种多媒体资源分享软件命名为POCO-People Connected,即人与人的交流。
{$nextpage}
  造一个概念
  2003年8月,IDG投入人民币数百万元,一个以姚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成立了,当时公司只有10多个人,分别负责内容、技术和美工。
  按照先前的规划,技术研发团队很快推出网站,专注于美食和摄影,拍摄、发布和传播美女图片可以迅速积累人气和聚集眼球。
  如何推广自己的网站是姚鸿得心应手的事,他同新浪、网易、21CN等多个网站的美食和摄影栏目建立联系,当点击这些网站的相关频道时,自动链接到数联的网站上,通过这种方式,迅速积累人气。10月的时候,网站每天的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
  11月时,技术团队攻克了P2P部分的技术难点,推出POCO软件第一个版本——POCOV0.1BATA版(现在已完成8次升级,为POCO2005版)。POCO的推广,主要通过和各大提供软件下载的网站合作,现在,已成为QQ、MSN之后的前几位免费下载软件。
  但这个时候仍然没有解决P2P软件只容纳3万人同时在线的技术瓶颈问题,超过这一用户数量,就会造成网络拥堵的情况,无法解决同时在线的问题,就无法解决用户注册数,人气就会受到抑制。
  2004年春节后,数联的技术团队完成了突破,POCO第一次升级,同时在线可以达到10万人,这一技术提升的飞跃,奠定了POCO在P2P软件领域的地位。
  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后,POCO注册用户量飙升,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2600万,同时在线用户最多时达到71万。
  仅仅靠一个公司来推动,这是不现实的,数联选择了别的P2P软件技术OEM,为他们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一起来做大市场。
  同时在线用户问题、大文件下载等技术难关的攻克,使得P2P广泛地开始被网民运用,网民之间可以免费传送电影、音乐、动漫等多媒体。
  和预期的一样,数联正在向一个多媒体免费交流平台迈进。水到渠成的是,姚鸿利用POCO这个免费的多媒体交流平台,推出免费下载的网络杂志《POCOZINE》,这是国内第一本高端时尚的白领休闲杂志,无论是发行量还是广告客户的投放量都跃居电子杂志领域的头把交椅,这些免费网络杂志取得意想不到的发行量——依据下载数量统计——最近一期下载量达到470万册,这是很多人所不理解的,但依靠这个平台,姚鸿做到了,同时,杂志得到了如三星、Canon、PizzaHut、统一、欧莱雅、宝洁、POLO汽车、理光等知名品牌广告投放。
  在第一本杂志成功推出后,POCO陆续推出的影像类杂志《印象》和美食类杂志《味觉》都获得了非常大的追捧,下载量也分别突破每月200万册和每月120万册。
  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家传统平面媒体眼红。网站、软件和网络杂志,形成数联三块相互依赖的业务。网站带来人气;软件及其平台效应带来核心竞争力;网络杂志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
  接下来的路
  POCO为网络杂志提供了发行渠道,姚鸿面临的选择是,做发行商还是做出版商,在IDG项目经理的建议下,姚鸿作了一个折中的选择,依靠先前社区的编辑力量,只做与美食和摄影有关的三本免费网络杂志。更主要的是做发行渠道,为别的网络杂志提供免费发行渠道,代价是这些网络杂志必须在网站和内容做POCO的相应宣传,这是一个双方都获益的合作,现在已有12类共78本免费网络杂志通过POCO发行,涉及旅游、设计、音乐多个领域。
  这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
  由于有IDG的投资,公司方向明确,与其他P2P公司相比,姚鸿要轻松得多。实际上,在2003年,公司的支出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通过网络广告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
  这种局势在2004年继续存在,用收入证明平台的商业价值,可以让外界看到信心。
  虽然没有资金方面的压力,但姚鸿还是打算第二次融资。
  他的想法是,多媒体交流不仅仅基于互联网,而且应该是多种载体的流媒体,实现时时传播。
  2005年2月,他再次获得了IDG2000万美元的资金。至于以后公司的盈利点,他并不愿意过多的透露。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