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吴廷俊:惟真是命 惟真至尊    

吴廷俊:惟真是命 惟真至尊

 
  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史研究会会长等职。专著《新记大公报史稿》获第三届吴玉章新闻奖;《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获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获湖北省优秀新闻论著一等奖。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研究史学的缘故,他总有一种倡导“真”的信念横亘在心头。现在看来,那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守操保洁,那也是一种品格——让我们追求至善尽美,那更是一种向导——让我们努力去做一个“真人”。他曾担任过8年新闻学院院长,带领学院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吴廷俊。
 
  一、新闻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传媒人
 
  新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关于新闻的定义就有上百种之多。对于新闻的理解,一百个人也会有一百个答案。作为新闻研究学者,吴廷俊对新闻有着独到的理解。他指出:无论是作为内容的新闻,还是作为行为的新闻,还是作为产品的新闻,都有其不同的内涵,强调不同的侧重面,并且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新闻与传播有联系,也有区别。”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新闻与传播的联系:新闻不等同于传播,新闻学不同于传播学。新闻在于追求言论自由、思想解放,建立民主政治;传播在于沟通信息、建立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传播学注重效果研究,强调受众本位,运用需要满足理论,因此传播业强调信息产品的商品化、信息传播业的市场化运作。虽然说新闻也是商品,但新闻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种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含量很高的商品,“所以我不赞成新闻完全商品化,也不赞成新闻业完全市场化运作。”
  在吴廷俊看来,新闻从业者称新闻人,传播从业者称传媒人。新闻讲思想、讲精神、重导向,传播讲信息、讲经营、重满足。我们不能把新闻人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传媒人。一个新闻人,首先应该有思想、有道义、有深深的责任感。
  从内容、行为、产品三个角度综合起来看,“新闻的本质应该是自由、民主和责任。”吴廷俊认为,从历史上看,新闻学就是因为它强调思想自由、政治民主和社会责任而在大学占有一席之地的。
  新闻从信息经营层面讲,自古就有,也基本上形成了一种职业。古罗马时期,出版发行新闻信,就是最早的新闻业。这种状态的新闻业从奴隶社会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但是,它的影响始终不大。直到近代社会开元,尤其是近代资产阶级形成时期,新闻出版业才开始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广大民众热烈欢迎它,封建统治者则千方百计扼杀它。其原因,就在于新兴资产阶级将新闻出版业从单纯的信息经营层面提高到自由、民主和责任的层面。
  吴廷俊指出,不能把新闻出版业混同于一般信息传播行业。马克思讲:“出版的最主要的自由就在于不要成为一种行业。出版业作为一种行业而存在,不过那已不是作家的事,而是印刷厂主和书商的事了。”可见,新闻出版职业不是普通意义的印刷职业和图书经销职业,而是跟人的思想、国家的政治密切相关的职业。新闻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政治性,二是精神性。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新闻行为虽然不是政治行为,但是它一般都伴随着政治起舞;新闻产品是精神产品,不是物质产品。”
 
  二、新闻人需要经常接受“灵魂的拷问”
 
  作为一种职业,新闻的主要职责有哪些?吴廷俊认为,新闻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它肩负的职责大致上有这样几项:捍卫社会、记录历史和表达人民。
  所谓捍卫社会,就是抵御来自各方面的危害,保证人类社会健康正常运行。如果将整个社会比喻为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的大系统,其中有一些子系统为保障系统,为这一有机体提供一种“免疫”或“去病”机制,使其有效地抵抗各种“病毒”的侵害而得以健康发展。新闻媒介就是其中一个保障系统。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
  我国著名报人史量才先生曾有“新闻属于史部”的观点,意在指明新闻与历史之间的某种联系。虽然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时效性是其基本特性,但新闻的价值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丧失殆尽。所谓“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只是就新闻作为“新闻”的价值而言的。实际上,当新闻的时效性渐渐淡化以后,新闻作为某一时期对某一事件的忠实记载的史料价值却会日益凸现出来。正如有的新闻学者所说:“新闻是记录历史的一门科学,它永远是以时代性与历史性的完美统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
  所谓表达人民,就是作为民众的喉舌,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我国维新志士谭嗣同早就有报纸是“民口”的论述,他说,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二十四史,不过是皇帝一姓一氏的家谱,与广大民众并不沾边,只有维新派办的报刊才是民众说话的嘴巴。马克思更是明确指出,报刊“是有声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是社会舆论的产物”,“是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开表露”。新闻工作者肩负重大的社会责任。“为了不负众望,新闻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掂量掂量自己肩上的责任,必须要有沉重的责任感——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他多次这样指出。
  如今,社会都在谈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这些东西危害社会、危害人民,欺骗历史,罪莫大焉!对此,吴廷俊表示:“作为新闻人,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灵魂的拷问:我写虚假新闻没有?写了低俗新闻没有?我搞了有偿新闻没有?我刊登过不良广告没有?我的作品能否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我的工作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良心?”

{$nextpage}

  三、应加强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职业精神培养
 
  作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吴廷俊对新闻教育的认识比较深刻。在他看来,新闻学不同于传播学,它们虽然都属于应用性学科,但教育侧重点有所不同。新闻教育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新闻产品制作技能训练、新闻专业理论学习、新闻职业精神培养;传播教育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传播素质教育、传播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媒介经济与信息产业经营教育、专业传播(广告传播、公关传播、健康传播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吴廷俊说:“不尽人意,需要改革。”现在,全国新闻教育从宏观上看,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盲目发展,造成毕业生供大于求;二是专业设置过时,教学内容陈旧,教学与新闻实践结合不紧,培养的人才适销不对路。从教育的中观层面看,最大的问题是不重视培养新闻职业精神,学生走上新闻岗位后,不能很好地担当起新闻职业的责任。
  新闻职业精神是指对新闻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是对新闻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的实际表现,也是对新闻职业理想、职业追求的升华,既是一个认识系统,也是一个实践系统。吴廷俊指出,目前,我们的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好记者、大记者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有道义、有节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肩担道义”,路见不平,拔笔相助,爱憎分明,敢于同危害社会、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不良现象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为时代的布道者和卫道士,成为社会的精神支柱。要把做新闻上升到一种做人的境界。
  他认为,大学最应该培养的是一种精神。北京大学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中相对比较靠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该校的精神与思想,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领中国大学之先。大学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尤其是那些研究型大学,其责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三种精神”:
  一是批评精神。“批”就是要把事物分开,用辩证观点看问题,“评”就是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教会学生学会批判、分析、评阅社会事物和思想,就是毛泽东讲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学精神首推批评精神。二是独立精神。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缺乏独立精神,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那是一种悲哀。独立就是不惟上、不惟书、不惟众,做到学术独立、人格独立。三是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独立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创新精神是批判精神和独立精神的发展和升华。
 
  四、做真人做真新闻做真学问
 
  吴廷俊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曾担任过八年院长。对此,他深有感触地说,院长不是行政职务,而是学术职务。院长是学科带头人,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带头人。
  在他看来,学术品质是立足于学术界的根本,有良知的学者应该做到“真、实、正、勇”:“真”是学术品质最基础的层面,真就不能作假;“实”是以实克虚,脚踏实地,做学问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不能炒作概念、故弄玄虚;“正”是学术规范,要有严格的学术训练,引文、注释要标清楚,不能用了别人的东西什么也不说还心安理得;“勇”是要有思想,有学术勇气,否则就不可能有创新,“不说可以,但一定不能说废话”。
  为何对“真”字情有独钟?吴廷俊说,这其实是一个有感而发的命题。当前社会,做真人、说真话比较难。另外,就是新闻界的“四大公害”之首的虚假新闻屡禁不止、危害极大、亟待解决。出现虚假新闻,原因虽然很复杂,但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新闻队伍自身素质存在问题。所以,他提出,做正直的记者,写真实的新闻。要报道真实可靠的新闻,首先必须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虚伪的人,写不出真实新闻。做人追求真、善、美三个层面,真是最基本的,是善与美的基础。没有真,何谈善、更无从谈美。对于新闻人而言,更应该从真做起,言行如一,心笔如一!
  除了自己努力做好“真”字以外,他多次在博士生中倡导“真做学问,做真学问”。他的初衷很简单:现在,社会上的浮躁之风也侵蚀到学术界,一些人为了评职称,似乎也在做学问,但不肯下真功夫,真做学问,做真学问。为此,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博士生:“既然你们选择了做学问为职业,就要准备吃苦,下真功夫,真做学问,做真学问。”
  “真做学问,一要宁静,二要专注,三要求实。只有宁静致远才能把学问做深,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把学问做精,只有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才能把学问做实。”他还指出,做真学问,首先要学,就是要读书,要苦读元典,取得真经,努力继承先人的学问;其次要问,就是要拷问,要勤于思考,推陈出新,争取创新。总之一句话,惟真是命,惟真至尊。
  其实,熟悉吴廷俊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位真诚且单纯的教师,平易近人间透露出几分威严。正如他自己所评价的那样:“认认真真做事,本本分分做人,不追求做圣人,不追求做贤人,更不追求做完人,只想做一个真人,一个本真的人,不矫情,不掩饰。”
  与年过花甲的他在一起,我们不由地对他精辟的思想、渊博的知识感叹不已,也感受到他身上的威严,这种威严,是来自于他的“真”与“正”,是一种思想纯净、品行高洁的人自然散发出来的气度,一个真人、一个学人的气质!这就是学者吴廷俊。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