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纸媒悲剧新范本:《国际金融报》突然日报改周报,“自宫”背后的故事    

纸媒悲剧新范本:《国际金融报》突然日报改周报,“自宫”背后的故事

  与刚刚关门的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晚报》一样,《国际金融报》也是一份上海官办财经报纸,隶属于另一家国资背景的新闻出版集团。用这份媒体自己的介绍,“是上海地区发行量最大的财经类日报,服务于上海及泛长三角地区的经营者、投资人”。
  透露的消息让我很震惊,“报纸要改周报,全面转型新媒体。”
  一家创刊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报,突然之间要改成周报,对于媒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新闻晚报》关门之后的又一个受伤害的讯号。
  但这绝不是唯一。周六,另一个日报改周报消息横空出世。《人民日报》旗下的《国际金融报》宣布改版周报。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也就是1月6日,改版后的第一期将出街。
  在《国际金融报》的电子版官网,最后一期停留在213年12月31日,周二。《国际金融报》的一位朋友对转型表示“突然”,“我们都不知道啥时候达成的决定”。
  《国际金融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主办。创刊于1994年1月1日,最初在合肥出版,原名《国际金融信息报》,后移师上海,1999年8月26日更名为《国际金融报》。《国际金融报》的办报宗旨是:立足于中国及亚洲。周一至周五出对开8版。《国际金融报》的名头很响亮,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核心,显然,这也是《国际金融报》的依托和目标。在英国也有张国际金融报,那是一张和老牌金融城伦敦一样知名的报纸。
  有《人民日报》的“虎皮”当大旗,在上海这个有着最强烈诉求的中国金融中心,且创刊又在《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财经日报之前,照理说,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可以大展拳脚。但《国际金融报》却像是“生不逢时”,一直不温不火,始终徘徊在主流财经报纸阵营之外。直到机会不再,寒冬来了。
  
  日报转周报,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亏损
  
  日报转周报,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亏损。老友告诉我,他所在的那张报纸每年亏损百万以上。对于半个身子在体制内的媒体而言,过去,亏损并不是大问题,但在上海整合报业、大刀阔斧实施改革的当口,亏损就显得格外刺眼。
  其实,这家报纸一度也曾是改革的先锋,是全国第一家改制成企业的日报,一度还计划纳入集团上市的业务板块。但最终上市未果。原因很多,但中宣部对媒体采编业务禁止上市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这一禁令对非时政类报刊有解冻的迹象,但对于财经类涉及时政话题的媒体,仍然未获许可。
  与老友讨论了日报改周报的利弊,我的结论是“挥刀自宫”。
  最好的时光被政策耽搁。当传统广告的模式被互联网吞噬,报纸迎来了危机。广告流失、发行缩水,节省成本最直截了当的办法莫过于减少发行周期,把日报改成周报,节约比重最大的印刷成本。
  但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很难说。从新闻的属性而言,日报与周报生产的完全是不一样的产品,原来的团队能否适应?读者是否接受?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时效。从报纸的历史演变来看,从不定期发行到周报、日报,随着技术手段的进化,报纸发行周期呈现越来越快的节奏。没有时效性的周报介于日报和周刊之间,本来是一种应该消失的报纸门类。
  
  转型是不是出路的出路
  
  改周报节约成本的同时,受损的是新闻影响力。同时受到影响的是记者的资源积累,最终影响的还是报纸的影响力和资源。
  衡量新闻影响力的标准已经变成了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从影响力而言,周报与日报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微博和微信有成新闻第一现场的迹象,门户和专业网站的自采渐成气候,日报凭借专业记者和采访的优势还能勉强补充新闻细节提供价值,与之相比,可供周报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比较几家财经日报和周报的同题新闻,很难看到其中有多少真正有价值的附加。所谓独家和深度,多数时候是可遇而不可求。
  正如朋友的感慨,“转型是不是出路的出路。”在做不到增量的时候,先收缩节省成本争取活下去,这是可以理解的做法。但一份没有了时效性的报纸还是不是新闻纸?“自宫”会不会加速死亡?时间会给出答案。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