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如何界定“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如何界定“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请问,该如何理解“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撤消某个职能部门而导致的裁员是否能算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在解除前是否必须跟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如果公司内部暂没有空缺岗位怎么办?

  专家回复:

  对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理解,早在《劳动法》刚出台时,就已经有过界定。《劳动法》颁布后,当时的国家劳动部为了使其能够正确贯彻实施,制发了《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其中,第二十六条对“客观情况”予以说明,即“客观情况”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并且排除本法第二十七条所列的客观情况。故贵公司的情况可以适用。

  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是情势变更情况下解除的必经程序。如果不经过这一程序,公司强行解除劳动合同就将造成劳动合同的违法解除。在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时,法律并无强制要求提供适合员工情况的岗位。如果公司确无任何岗位空缺,就意味着上述必经程序的缺失。实践中,仲裁很少因无岗位空缺而认定解除合法,所以基本上无法操作。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