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变中重生,电视媒体价值突围之道    

变中重生,电视媒体价值突围之道

  2012年电视媒体的主题是“变”——不断变化翻新的广电政策颠覆了电视媒体的生存模式,也改变了电视媒体既有的竞争格局。

  2013年电视媒体的主题是“回升”——过去一年电视台经历了外部政策和内部竞争的双重压力,但在这两股力量的驱使和推挤下,也使电视台重审自身优势和价值,重整内部资源,创新节目形式,开发全新广告资源……电视媒体的价值转型远远快于其他传统媒体,也快于目前多处于资源开发期的互联网媒体。广告主对稀缺型的电视媒体和节目资源的追捧有增无减,电视媒体在新传播环境下仍是独具价值的媒体。

  2012,电视“变”中重生;2013,电视价值回力之年!

  一、优质内容构筑核心价值竞争力

  当前复杂的媒体环境下,不仅受众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部落化和群族化的特征,媒体的表现形态也越来越“零散化”,电脑、手机、户外视频……甚至家用电器未来也将参与其中。有专家预言,终端决定胜负的时代即将到来。

  终端的发展虽然改变着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但在支持终端竞争的背后,“内容”的核心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在中国,电视媒体是最重要的内容制作、播出和交易机构,目前还没有哪个媒体能够取代电视的这一地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媒体无疑拥有产业链上的核心资源价值。

  1.依托核心栏目或优势

  如湖南卫视,以娱乐为核心定位,“快本+天天”的老牌娱乐节目为基石,《百变大咖秀》等创新娱乐节目收视也基本高位稳定,2013年《我是歌手》,精良制作及模式创新,再掀收视热潮。

  如江苏卫视,保持核心栏目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前提下,在同一概念框架下(如娱乐益智)进行新栏目的研发与调整,形成相对清晰的品牌形象。

  如浙江卫视,投资《中国好声音》,以版权引进为核心,高投入大制作,集中主要资源与火力打造大片式栏目。如天津卫视,强势职场栏目《非你莫属》做深做透,同时再叠加类似延伸性栏目,形成更强势的品牌栏目集群。

  2.利用区域和地缘优势

  东方卫视——背靠SMG强大实力与资本支持,综艺栏目研发、制作能力处于一线卫视之列。本地人口贡献比重高,在华东市场也有较大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

  深圳卫视——凭借港澳台区位优势,在珠三角区域人群优势巩固基础上,以《直播港澳台》等独特的新闻资讯节目开辟了周间收视战场。

  黑龙江卫视——极具东北特色的晚间综艺节目带,大板块大时长。东北观众极具忠实度的收视贡献。但节目整体质量不高,因而未进入二线卫视前列。

  湖北卫视——综艺栏目带通过加大投入,突出区域化特点,以本地市场为依托,实现平台跨越式提升,总体收视大幅提升。

  3.选择合适的节目类型

  选秀节目参与度高,总体表现不俗。无论是从收视还是从影响力还看,依然是省卫视特别是二三线频道制作核心栏目的首选。

  明星节目因为每期有数个明星参与,形式包括访谈、表演和答题等,容易带来高收视,投入较大,典型的以资本投入来提升平台。

  益智/闯关节目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可赢得收视与口碑双丰收。相较于明星节目,投入较小,但适用于有一定平台基础的卫视。

  生活服务节目是区域化特征明显的小众型栏目,适合地缘性卫视,虽然很难产生全国性影响,但对二线频道来说也能有不错表现。

  脱口秀节目为代表的语言类栏目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对主持人依赖性较大,且受不同区域观众偏好度的影响,受地缘因素影响较明显。

  4.节目编排优化

  2013年省级卫视晚间编排趋同,常规综艺竞争集中在22:00-23:00档。周播重点节目将向周间移动,周四至周日都将是娱乐节目竞争的焦点。季播栏目是最大焦点,几大强势卫视正面厮杀,是2013年卫视竞争的最大看点。

  大时段模块化组合编排是大势所趋。编排基本原则以稳为主,在大板块固定的前提下进行灵活调整 。编排必须以能够发挥频道自身最大优势为原则。在春节、暑期等特殊时间节点,可进行动作较大的特殊编排调整。

  5.电视剧类型选择与播出编排

  播出题材方面

  主流题材依然占据核心地位 :情感剧、偶像剧和家庭伦理剧等当代都市题材依然是2013年电视剧主流类型;战争题材风头不减,以近代革命为主。传奇类剧大幅增多,现当代题材受限制较大,因而受制约相对较小的古装传奇题材数量快速增长。短剧少,长剧多:从剧的集数看,2013年备播剧极少数的剧在30集以下,50集以上长剧的数量约占25%。

  此外,观众对不同电视剧类型的偏好,有很强地域性。东北地区乡村题材电视剧较受欢迎,华北观众热衷谍战题材,西南、华南观众则偏好古装戏说。2012年各区域电视剧优势类型——东北:乡村生活50%。华东:古装戏说20%,情感伦理20%。华北:谍战30%。华南:古装戏说30%。西南:古装戏说30%。西北:情感伦理40%。(来源:CSM71,2012.1-11)

  播出编排方面

  2013年晚间黄金剧场三集连播除原先的湖南、江苏、重庆外,阵营有所扩大。东方、山东、贵州等多家卫视加入三集连播阵营,还有不少卫视采取平时两集连播,特殊时期三集连播的策略。

  关于独播和联播策略。湖南、江苏等一线卫视,独播优势效应相对比较突出。东方、天津等准一线卫视,独播优势不明显,性价比并不高。首轮联播是最佳选择。其他二三线卫视,相对务实的二、三轮独播也能取得上佳的收视,如贵州卫视,二轮剧节省成本且收视尚可。

  关于季播策略。强势卫视作为全国性卫视,平台高,观众结构相对广泛,季播效果并不明显。区域性卫视由于地缘因素及观众偏好度相对集中,采取整合同类优质电视剧的季播编排,更易突出效果,强化自身优势,巩固人群,形成更强的聚合效应。

  此外,每年寒暑假学生群体加入,各卫视均采取特殊化编排以顺应观众的变化。暑假期间各卫视应推年轻人群偏爱的偶像剧、魔幻剧以顺应突然增加的庞大学生观众群。“五一”、“十一”和“春节”实行剧海战略,全天多集连播。

  二、多媒体联动提升价值

  打造优质内容是塑造广告产品价值的核心,但好的内容还需有广阔的传播平台。2012年,电视媒体纷纷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扩大全媒体的联动参与,有效提升了内容的传播价值。从媒体的角度看,这种方式能帮助电视媒体挖掘传播价值、缓解价格压力、提升自身竞争优势。从广告主的角度看,这种方式能帮助其提升广告效益。

  同时,电视媒体在多媒体联动的实践中,有丰富多样的实现形式。无论是台网联动、利用社会化媒体提升传播价值,还是利用线上、线下的共同推广,挖掘营销传播价值,都可以成功地使有限的电视资源在多个平台上进行延展。

  1.台网联动

  台网联动对电视媒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传播效果:促使电视节目成为互联网受众首选;

  覆盖效果:形成电视与互联网良好的受众覆盖互补;

  收视延伸:收视粘性高于电视,提供优质内容展示窗口;

  内容延伸:延伸、焕发电视内容新媒体传播价值;

  互动价值:增强节目互动元素,弥补传统电视不足;

  节目效果:节目受众满意度提升。

  2.社会化媒体联动

  第一,改变节目创作思路,从节目构思初期就考虑到多平台传播的需求。

  第二,内容创新,设置多个引爆点,让节目更好地适应多屏化、碎片化传播的需要。

  第三,搭建社交互动平台,扩展自有传播渠道,包括APP、社交账号、官方页面等

  第四,编排打破线性播放方式,给观众更多选择的余地,能随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第五,加强与电视观众的互动,强调交流的实时性,对于受众反馈及时做出反应

  第六,进行话题的议程设置,推送相关内容,促使观众进行持续性关注、讨论与分享

  第七,口碑传播将观众带回固定电视时段,用户向社交圈人群推荐节目或电视流媒体内容,将其带回固定的电视时段。

  3.全媒体推广

  电视剧推广方面,主要包括:微博先行,门户跟进,视频网站造势;频道内部资源整合运用,以及户外作为覆盖重点区域的补充媒体。

  栏目推广方面,完善的炒作方案与规划是基础,精心提炼阶段性推广卖点;门户是主阵地,视频网站互动补充;地面活动推广效果明显。

  内容资源推广方面,包括:增加对核心内容资源的掌控力;根据接收终端不同要求定制生成相应的节目;在多个终端设计整合广告产品。

  三、广告经营模式转型

  目前电视媒介已经处于成熟期尾端,无论是客户需求、市场容量,基本都趋于饱和,宏观环境也逐渐告别了高增长时代,加上新媒介的冲击,电视广告发展由快车道驶向慢车道。

  在提价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单凭硬广实现大幅增长已不现实,挖掘传统广告之外的增长点,打破传统经营模式的困局是所有频道必须有所突破的课题。电视媒体的广告经营模式转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1.市场化、公司化、资本化的运营模式转型

  一方面是栏目的市场化运作,利用频道地缘优势以及特色栏目在某个细分市场的影响力,把上下游产业打通,挖掘出更多的价值。

  另一方面是频道广告经营市场化运作,跟广告公司以及资本市场进行对接,完成可实现创收能力的成倍增长。

  2.定制、植入为代表的新型广告产品研发

  《天天向上》等老牌娱乐节目的品牌专场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且能在互联网上引发激烈讨论,满足广告二次传播需求,因而广告主在定制节目方面会有较大的跟进动作。

  双限令实施,硬广资源受限,且电视剧前后广告效果不佳,因而植入广告广告主在电视媒体营销上的另一条出路。

  3.台网联动为核心的跨媒体整合传播

  电视剧领域,利用网络强大影响力进行推广,同时有效的把网络影响力向电视媒介自身导流,这是其中的关键。

  栏目领域,利用视频网站的互动性和时间资源的无限性优势,增加对核心内容资源的掌控力,这对保持电视媒介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