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海王、油王与钢铁直男?后疫情时代,媒介里的男性形象不止这些    

一直以来,互联网上都不缺人设崩塌或形象危机的故事,但过去这一两年,与女性形象有关的事件或话题往往具备更高的讨论度,反映了当下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关切,全媒派也曾在去年底推出了2020年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图鉴


与此同时,媒介中的男性形象其实也在经历着持续的变化,无论是最近网上经常讨论的“海王”“渣男”还是其他特征。


一定程度上,媒介的呈现,影响甚至决定了许多人对于男性形象的认知。比如有人一提到虎扑就会想起直男,这也是媒介塑造的结果。


而如果你对男性形象的了解还停留在“小鲜肉”“老干部”这个阶段,那显然需要更新一下了。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聚焦2020年以来众多媒介中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男性形象,重点选取了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社交媒体和短视频作为主要观察对象。

 

新闻报道里的“侠之大者”


在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中,男性形象五花八门,好的坏的,不一而足。


但回顾自疫情以来受全民关注的新闻报道,其中不少男性形象都具有正直忠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踏实钻研等崇高的意志品质,他们或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或敢于拼搏,将自己奉献于伟大事业。


无论是典型报道还是仪式呈现,这类男性群体始终是其中重要的媒介形象之一。


从疫情暴发初期钟南山的逆行赴鄂、张定宇的带病坚守到今年袁隆平院士去世时长沙市民自发的长街相送、聂海胜等三位航天员进行首次出舱任务等,一年多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生产了大量具有典型价值和仪式韵味的报道,从中也让人看到了许多具有英雄气质的优秀男性形象。


航天员进行首次出舱活动。图片来源:CCTV-13


影视作品里的“时代先锋”


2020年以来,许多主旋律影视作品接连出圈,作品中的角色形象也深深印入不少观众的脑海。


以《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等为代表的抗疫主题影视剧和以《山海情》《大江大河》等为代表的脱贫攻坚、改革开放的类型剧陆续播出。其中都有不少能够体现时代先锋精神的男性角色。


《最美逆行者》《在一起》《大江大河》《山海情》剧集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而随着《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一次次掀起收视高潮、一次次登上热门搜索,以其为代表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主人公群体也因各自丰满而生动的形象牢牢扎根于观众心中。


百年前苦苦探寻救国真理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为革命不惜流血牺牲的陈延年和陈乔年;带领村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马得宝和雷东宝;勇立改革潮头不断锐意进取的宋运辉……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无数积极向上、有血有肉的男性形象被塑造,一次次成功吸引了话题流量和受众注意力,让人不禁喊出“主旋律影视剧越来越好看了”!


《觉醒年代》中的男性形象。图片来源:微博@于和伟


当主旋律影视剧中的男性角色一次次引爆社交网络,这些角色的塑造特征也值得思考。


如果说布尔迪厄所观察到的那种“面向和针对其他男人并反对女性特征”的男性形象较为完整地展现在了上世纪50-60年代的欧美影视作品中,[2]那么在《觉醒年代》《大江大河》等影视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的则更趋向于康奈尔谈到的“支配性男性气质”“从属性男性气质”“共谋性男性气质”和“边缘性男性气质”等共存的现代男性形象。


这些影视角色不是绝对的神圣化、公式化,身上不仅有闪闪发光的人格亮点,同时也可能有执拗顽固、插科打诨和投机取巧的特征乃至缺陷。可正是这种看似负向的行为呈现,却实现了主人公们从神到人的回归,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亲切、认同和效仿的可能性。


《大江大河2》。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主旋律影视作品之外,以《少年的你》《沉默的真相》等为代表的影视作品也在为男性形象的解构和重塑贡献新的灵感。


在这些影视作品中,年轻的偶像们加速转型,从偶像派到演技派的变化,深刻反映了当下观众对于男性审美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变化。流量明星和资本、和粉丝的关系依然备受瞩目,但“小鲜肉”的叫法越来越过时了,只看脸不看作品的时代逐渐远去。


《少年的你》与《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易烊千玺。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社交网络里的黑与白


社交网络中,男性形象则呈现出了黑白分明的表现形式。


这种鲜明区隔的形象认同从社交媒体中最常被听到的几个有关男性的称呼中便可见一斑。例如,“美男”“直男”和“渣男”成为了对男性的典型称谓,大部分男性都可以轻易从三者之中找到定位。


“甜野男孩”丁真和“被玻璃门割伤手”的小张在2020年意外走红,他们以一张笑脸和一面侧颜迅速在社交网络中风靡,成为了网友心中“美男”的化身。成为“美男”后,他们立刻拥有了一众“妈妈粉”“阿姨粉”和“女友粉”,一颦一笑牵动人心。


“甜野男孩”丁真。图片来源:腾讯视频独播综艺《丁真的自然笔记》


“美男”是社交网络中最正面的群体之一,但这个群体具有先天的稀缺性,真正充斥在社交网络讨论中的是另外两个群体——“直男”和“渣男”。


“直男”,原本是个中性词,但这两年在某些语境里几乎和“直男癌”同化了,指代思想守旧、审美固化、情商低下,但同时却自信满满的男性。


而在另外一些语境里,“直男”又只是一个统称,例如虎扑直男,与他们经常一起出现在热门话题里的是各路女神。比如今年,当新恒结衣公布婚讯的时候,直男社区里一片哀嚎;而当一天后佟丽娅离婚的消息传来,直男社区里的空气都变甜了


石原里美或退圈和新垣结衣结婚的消息对于虎扑用户来说都足够令人悲伤。图片来源:微博@虎扑的步行街


此外,也有诸如钢铁直男这种形象,例如表情包里的吴京等,这更多是一种调侃


“直男”固然可气,但也有可爱的一面。而社交媒体中另一种经常出镜的男性——“渣男”——面临的评价则完全不同。


娱乐圈出轨的男明星、热门影视剧里朝三暮四的“海王”、公共事件中杀妻害女的当事人等,都是社交网络上最容易引发全民吃瓜或全民声讨的渣男典型。


在社交媒介建构的过滤气泡中,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似乎越来越少了,而能够引发讨论的“渣男”却层出不穷。


直播与短视频里的“能家巧匠”


今年2月17日,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在自己的帐号里发布了一段18分钟的视频作品,内容是他和苹果公司CEO库克的交流和访谈。视频一经上传便成为爆款,B站全站播放量超过700万次,微博播放量超过2500万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2.4亿次。


何同学与库克的访谈视频。图片来源:B站@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当同龄的年轻人还在纠结着内卷和躺平、工作与读研时,22岁的何同学已经一跃成为了“顶流大V”。


这并不是何同学的第一次爆红,作为一名数码科技类up主,他从2017年开始做视频,并于2019年以一条《5G到底有多快》的7分钟视频刷屏全网,在收获2000万+的全网播放量的同时,还得到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


与何同学类似,越来越多的男性创作者开始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的形式展示自己。


专门发明无用物件的“手工耿”、教人炒菜的厨师长王刚、在普法课上走红的罗翔、顶流带货主播李佳琦……这些活跃在小屏幕里的男性群体,更多以技能、知识、特长或语言来强化自己的风格,吸引了粉丝关注。


网络综艺里的纯洁与油腻


进入新世纪以来,“过剩”在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取代了“短缺”。消费主义浪潮的滚滚而来,外形俊朗、气质优雅的美男形象受到追捧。


虽然曾鲜明提出男性形象产生于对女性形象的反对和抗争,布尔迪厄却也表示“男性特权是一个陷阱,是以长久的压力和紧张换来的,是在一切场合展现男子气概的义务所强加的,甚至是荒谬的。”[3]


男性俊朗形象在大众媒介中的“复活”一方面呈现出了消费主义对社会价值取向的接管:只有将男性形象塑造为英俊帅气的“鲜肉美男”,才可以更加便捷地将男性群体纳入到媒介消费的系统中,进而完成对男性商品化的重构。[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代社会中伴随着女性意识觉醒和地位提升,男性形象的阐释权早已不再由男性独享。男性的媒介形象已从自我再现转变为他者再现和自我再现的交融。[5]


在消费文化渗透到社会几乎各个角落的当今,从女性视角出发针对男性的媒介呈现正体现了大众媒介在消费社会中的客观需要,而综艺节目则是这种消费需求的集中体现。


伴随着以《追光吧!哥哥》《创造营2021》等为代表的男性竞演团训节目火爆播出,最近一年网络综艺中的男团风暴依然没停下来,以纯洁、梦想、励志为主体的“他综艺”已经成为了综艺流量池中重要的吸金砝码。


《创造营2021》中的利路修。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但由于长期无法摆脱“男星娘化”“娇嫩鲜肉”等标签,网络综艺中以花样美男为主的男性形象正遭遇着生存危机。而与此同时,油腻的男性也成为网络综艺里的一个热门讨论对象,有少数人因“油”而翻红,但更多人因为把观众腻得太恶心而备受嘲讽。


特别是在整个社会对于“阳刚之气”的讨论中,那种过于精致、过于浮夸或过于女性化的男性形象似乎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后疫情时代的多元男性形象


在所谓“后疫情时代”,媒介继续在通过各种方式塑造和呈现着更多元的男性形象。


无论是新闻报道中为国为民的男性,还是影视作品中努力奋斗的男性;无论是短视频平台中各怀特点的男性,还是社交网络中褒贬不一的男性,丰富的形象正改变着受众对于男性的传统印象和刻板认知。


从脸谱化到个性化,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媒介丛林中,任何传播者都有机会成为最出色的猎手。加速、裂变、去中心、消灭空间……新媒体的赋能给予各种文化和表达以前所未有的便捷出口。


也是因此,我们看到英国评论家马克·辛普森将metropolis(都市)和sexual(性别的)整合在一起所创造出的metrosexual(都市美男)逐渐成为了可以与传统意义上象征“彪悍男性”的heterosexual一词并驾齐驱的男性形象标志;[6]


我们也看到在昔日单一男性形象构建的拟态环境中居于次要位置的“从属性男性气质”和“共谋性男性气质”乃至“边缘性男性气质”都在当下获得了展示空间。


微博热搜、网大网综、直播短视频、体育赛事以及其他种种,我们正在借助媒介的力量重新认识男性,就像我们不断刷新对女性的认知一样。仪式、记忆、狂欢、反转、吃瓜……在纷繁复杂的事件引领下,疫情前那个绚烂多彩的世界似乎又回来了。


至于哪些男性形象最能代表当下媒介的真实反映,或许,“海王”“直男”“英雄”“奋斗者”等等,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组合。


一直以来,媒介似乎已经习惯于在男性凝视的框架中形塑女性,而如今,媒介中的男性形象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单调走向丰富,由两级分化走向多元共存。


但无论是作为典型用以效仿的正面形象还是遭到质疑亟需反思的负面形象,多元的呈现本身已经能够促进理解,这其中既包括男性对男性的理解,也包括女性对男性的理解。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