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天价片酬”简史:娱乐圈是怎么一步步落得这幅田地的?    

  

     对“范冰冰事件”的后续处理工作有了新进展。

  10月8日,小编获悉,根据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关于对影视行业有关问题开展治理的部署安排,针对近期查处的影视行业高收入从业人员偷逃税等问题,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通知,从2018年10月10日起,各地税务机关通知本地区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视行业企业和高收入影视从业人员,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对在2018年12月底前认真自查自纠、主动补缴税款的,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

  目前,国家税务总局责成江苏省税务局对在范冰冰偷逃税案件中,因管理不力、负有领导责任的相关单位和人员,依规依纪进行了问责。

  10月3日,范冰冰因“阴阳合同”案件坐实,被罚款近9亿,业内应声而动,进入自查自纠期以断臂求生,影视行业全面卷入税改风暴。而在明星“偷漏税”引发普遍关注的同时,明星片酬也同样成为舆论焦点,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关联。片酬作为明星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不断刷新天花板。暴涨的片酬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明星通过“偷漏税”等不法手段获取的利益上限。

  此前,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讨论过“税改风暴”,在此不再多言。另外,关于明星的天价片酬也有过不少讨论,但明星片酬究竟如何被抬高,谁才是幕后的那双“看不见的手”?对此却鲜有人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通过挖掘多家影视公司财报、招股书数据,统计发现,华策克顿、欢瑞世纪、慈文传媒、领骥影视、华视娱乐等公司都有片酬交易超5000万的项目。

  有意思的是,华策克顿等多次向明星支付高额片酬的影视公司,不久前出现在参与抵制“天价片酬”的公司名单中,而5000万正是它们给出的片酬最高限额。

  或许,这些公司面对不断抬高的片酬收入也感到“压力山大”,但换个角度去想,不断给出“天价片酬”的影视公司实际上也是抬高片酬的一大因素。尤其是在华策克顿出品的大多影视剧中,向演员支付的片酬从一开始就高于业内平均水平。

  华策收购克顿难挽作品口碑,低议价权助长“天价片酬”节节高

  2013年,华策影视宣布以16.52亿元全资收购克顿传媒,成为当时国内影视并购中交易额最大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艺恩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民营电视剧公司中,华策和克顿分别以8.4亿和7.5亿的营收占据前两位。那么,当时在业内处于头部且业绩相差不大的两大公司为何要走向并购呢?

  首先,对于华策影视而言,当年其电视剧营收的增长率为25%,低于克顿、华谊、新丽、欢瑞等多家公司,业绩增长陷入瓶颈。同时,华策影视当时市占率的领先优势仅比克顿传媒、海润影视、华谊兄弟高出2%,急需与一家实力雄厚的影视公司“强强联手”,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通过提高整个市场集中度,保持住在行业的领先优势。而排名在第二位的克顿传媒可以说是最佳选择。

  其次,当时的重组预案显示,华策主要看中了克顿传媒所拥有的国内领先的影视剧行业数据库资源及数据挖掘能力。

  据了解,克顿出身电视媒介咨询公司,当时克顿传媒的数据库收录了自1997年以来近万部影视剧在各平台播出的分地、分观众群的收视评估情况;收录了国内领先的制作班底信息,有记录的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均超2000人,演员超7000人,涵盖国内90%以上有播出记录的主创人员以及80%以上的其他制作班底成员信息。而大数据支撑对影视制作、发行、营销把控等均裨益良多。

  然而,华策和克顿在合并优势的同时,也放大了共同的短板。从双方合并之前各自输出的影视项目来看,华策影视的《天龙八部》豆瓣4.3分,《封神英雄榜》3.6分;克顿传媒的《爱情睡醒了》5.1分,《夏家三千金》5.3分,剧集整体口碑表现较差。而当时海润影视的《玉观音》7.7分,《重案六组》系列均在8分左右;新丽传媒的《北京爱情故事》也在7.5分。

  由此可见,华策和克顿在高口碑剧集输出上实力都不强劲,在邀请明星出演其作品时,相对议价权较弱,需要支付更高额的片酬以换取高知名度的明星参与,反应在财报数据中,便是越来越高的天价数据。

  2015年,华策的财报数据显示,张翰在《传奇大亨》中的预计片酬为5077万;2016年,陈学冬在《夏至未至》中的预计片酬为4219万,都高于同期的同档位艺人。比如,千乘影视的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李易峰在《麻雀》中的片酬为2600万;慈文传媒的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陈伟霆在《老九门》中的预计片酬为2002万。与克顿传媒给出的片酬相比几乎“腰斩”。

  2017年,华策的财报数据显示,倪妮在《天盛长歌》中的预计片酬为9800万,这已经是目前有公开资料可考的最高值。此外,男主陈坤的预计片酬也达到6900万。而且,陈坤的东申童画也是《天盛长歌》的出品方之一,除了片酬收入,公司还将获得投资分成。相比之下,新丽传媒的招股书显示,另一部古装大剧《如懿传》的女主周迅,预计片酬在5350万,几乎是倪妮的一半,男主霍建华的预计片酬为5071万。

  另外,盛夏星空影视旗下艺人马天宇参演了克顿的《悲伤逆流成河》,其预计片酬为7547万,甚至比陈坤还高出600万。

  而盛夏星空2016年的财报数据显示,马天宇参演《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的预计片酬为3396万,不及《悲伤》的一半。此外,盛夏星空还向马天宇工作室(小马奔腾)支付了一笔1887万的费用,预计为马天宇在《幻城》中的片酬收入,仅为《悲伤》的1/4。

  与马天宇类似的是,东阳欢娱影视旗下艺人陈晓为《独孤皇后》的主演之一,预计片酬达到6886万。然而,华视娱乐的招股书显示,陈晓在参演《那年花开月正圆》时,预计片酬在2750万。

  除了一线艺人,克顿为新生代艺人提供的片酬也远高于业内平均水平。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时,迪丽热巴、高伟光、黄梦莹三人都还没有太高的知名度,但三者共同持股的公司上海虹逸文化交流中心与克顿的交易额却达到3773万,平均每人的预计片酬在1200万以上。

  相比之下,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周冬雨在《麻雀》中的片酬仅880万;江疏影在《一路繁花相送》中的片酬为550万;而杨幂还未大火时,在《古剑奇谭》中的预计片酬也只有856万。

  整体来看,华策克顿一开始便向艺人支付了高于业内平均水平的片酬,在无形中抬高了业内的整体片酬。而随着片酬飞速上涨,华策克顿也面临高于业内的片酬支付压力。同时,若片酬无上限继续上涨,华策克顿高价拉拢艺人的优势将变为劣势,极大地压缩其影视作品孵化的所得利润。

  片酬与实力脱节,“粉丝经济”引发流量泡沫

  随着社会发展加速,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演员片酬上涨本身无可厚非,从2013年的一份片酬榜单来看,男演员中位于前列的包括李连杰、成龙、周润发、葛优、刘德华等,片酬在2000万-6000万不等。女演员则是章子怡、巩俐、舒淇等片酬相对更高,大多在800万以上,整体基本与演员实力成正比。

  后来,《小时代》系列等粉丝电影大爆,“归国四少”掀起流量热潮、TFBOYS在粉丝反推下出道。“粉丝经济”随之崛起,以“鲜肉小花”为代表的流量型艺人几乎成为各大头部影视剧的标配,此类艺人的片酬进入飞速发展期。当下,过亿的“天价片酬”传闻不绝于耳,尽管还未曝出实锤,但并非没有存在的可能。

  然而,以“老戏骨”为代表的实力派艺人,由于带动流量的能力相对较差,片酬并没有快速走高。最终造成的结果便是,演员片酬与实力的脱节愈发明显。

  新丽传媒的招股书中显示,张嘉译在《一仆二主》中的预计片酬为1425万,闫妮的预计片酬为1160万。孙红雷在《二炮手》中的预计片酬为2336万。

  北京文化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显示,陈道明在《庆余年》中的预计片酬为2163万。

  唐德影视的财报数据显示,张丰毅在《武媚娘传奇》中的预计片酬为1988万。

  相比之下,领骥传媒的财报数据显示,钟汉良在《一路繁花相送》中的预计片酬为5000万。中汇影视的财报数据显示,佟丽娅在《爱国者》中的预计片酬为5198万。

  此外,盛一伦在《将军在上》中的片酬达到3300万,还有上文提到的陈学冬、马天宇、张翰等也都远超“老戏骨”们的片酬水平。

  不过,随着影视市场趋于成熟,流量艺人也不再是收视率、网播量的保障。前不久,杨洋、张天爱主演的《武动乾坤》播出后口碑、流量双扑街,吴磊主演的《沙海》也没有溅起太大水花。反而是没有流量艺人的《镇魂》《延禧攻略》先后引爆市场。

  反应在片酬层面上,欢瑞世纪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的公告中显示,张涵予在《天下长安》中的片酬预计在6000万。不过这样的例子仍是少数,演员片酬虚高仍是业内普遍存在的通病。

  “天价片酬”供给方成抵制领头羊,实则是以维护集体利益之名弱化自身风险?

  为了遏制业内“天价片酬”的野蛮生长,影视公司和视频网站率先站了出来。巧合的是,在片酬供给上处于行业前列的华策影视,成了公开抵制“天价片酬”的领头羊之一。

  8月11日,“优爱腾”三大视频网站平台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慈文传媒、柠萌影业、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影视公司发布联合发表声明:单个演员最高片酬不超过5000(含税)万元,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8月12日,以华谊兄弟为会长单位,汇集了博纳影视、横店影视、乐视花儿影视、唐德影视等400余家影视公司的横店影视产业协会也发表了《关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影视精品创作”的倡议》遏制天价片酬。

  这份联合声明如今看来值得玩味。从目前可考的影视公司整体的片酬支出情况来看,5000万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除了华策克顿在多个项目中向明星支付超过5000万的片酬外,部分公司有超过5000万的交易并不多,而大多数影视公司还未有如此高额支出。

  由此可见,即便片酬最高被限制在5000万以下,仍旧高于大多公司的支付水平。而对于华策克顿来说,相比于其给出的近亿片酬,5000万不仅节省大量成本,同时也可保证其原本的高价优势。或许,这才是华策克顿率先参与抵制“天价片酬”的原因所在。

  华策克顿从集体利益出发,抵制业内争议居高不下的片酬问题,实则是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这步棋走得可谓绝妙!然而,实行起来恐怕并不容易。

  这些参与声明的影视公司不仅制作影视剧,大多也涵盖有艺人经纪业务。他们不仅需要获取其他公司的艺人资源,也向外输出自己的艺人资源。在两种身份之间转换时,影视公司能否按同一标准执行,并不能确定。

  而且,在此次声明过程中,并没有艺人对此发声,他们或许并不承认这项声明具有权威性。况且,当下流量仍大行其道,国内“明星中心制”的氛围亦没有改变,明星在议价能力上仍占据主动权。

  另外,随着市场趋于理性,观众对高品质剧集的需求更甚。但不是所有的影视公司都具备输出高品质剧集的能力。一旦失去了在片酬上吸引头部艺人的机会,影视公司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行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任何一个影视公司都没有公开披露电视剧投资细节的义务,演员片酬只能管中窥豹。片酬的不透明化给了更多公司和艺人“暗箱操作”的机会。而即便公开披露,艺人收取片酬的形式不一而足,除了劳务所得,还有投资、股份、关联人或关联公司交易等,甚至是不得见光的“阴阳合同”。即便如今的税改风暴正在挤出大量泡沫,但片酬真正回归理性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