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频道

基于潘诺夫斯基图像解释学的社交网站图像话语建构研究    

基于潘诺夫斯基图像解释学的社交网站图像话语建构研究

  目 录
  
  基于潘诺夫斯基图像解释学的社交网站图像话语建构研究    I
  
  ——以社交网站自拍照为例    I
  
  摘要:    I
  
  目 录    I
  
  1 绪论    1
  
  1.1 定义界定    1
  
  1.2 现象特点    4
  
  1.3 选题意义    5
  
  1.4 方法论概述    7
  
  1.5 文献综述    8
  
  2 社交网站自拍照前图像志描述    14
  
  2.1 社交网站自拍照行为动机分析    14
  
  2.2 社交网站自拍照画面元素分析    18
  
  2.3 社交网站自拍照典型个案分析    29
  
  3 社交网站自拍照图像志分析    33
  
  3.1 社交网站自拍照内容元素分析    33
  
  3.2 社交网站自拍照历史源流分析    37
  
  4 社交网站自拍照图像学阐释    51
  
  4.1 社交网站自拍照社会效应分析    51
  
  4.2 社交网站自拍照历史社会意义    57
  
  参考文献    63
  
  附录    65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66
  
  致谢    67


  1 绪论
  
  1.1 定义界定



  图1-1 2013年12月10日,奥巴马在曼德拉逝世纪念活动上与英国、丹麦首相自拍
  
  从娱乐明星到文化名人,从太空中的宇航员到典礼上的国家元首,自拍俨然成为了大众的集体活动。为自拍照提供发布平台的社交网站不只是虚拟的网络空间,更是联通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的纽带。“个人主页”正逐步成为人们的线上身份,让人在社交网络空间中得以塑造和经营自己最好的形象。


  图1-2 2014年3月1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闭幕后,一位委员在人民大会堂自拍留影
  
  在自拍现象出现的早期,自拍照的英文通常用self portrait photo表达,或略为self portrait。2002年,在澳大利亚某论坛上,一张照片的配图文字中首次使用了Selfie这个词来指代自拍照片,该词于2009年作为新词被正式收录进牛津大辞典,其中文翻译为自拍照片,被解释为:人们为自己拍照,通常指人们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摄像头拍摄然后上传到社交网站上的照片。
  
  对一个事物进行定义的方法主要有属加种差法和发生定义法。属加种差的公式是: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据此公式,社交网站自拍照可解释为:人们通过自己操纵照相设备拍得并公开发布于网络空间的关于自我的影像。而根据发生定义法,社交网站自拍照则可以被解释为:社交网站用户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用以展示自我的,自主拍摄制作的个人影像资料,是一种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网络视觉文化产物。
  
  在社交网站上搜索关键词“自拍”,可以发现网友对自拍现象的评价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一、讨论自拍是否女性化。如薛征(天津体院)分享道:“男生就应该多在操场打球出汗,练肌肉,对自己媳妇霸道但是对她好。别就知道一天到晚宅在家里,窝在教室,还经常娘们似的照那种女性化的小自拍。”
  
  而朱新宇(泗洪中学)则认为:“不是自拍的男生就是娘炮……也不是你打个篮球踢个足球就是爷们了……你该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不会因为你自拍或者你突然运动就会发生改变……不过是借着一个大的群体来掩盖自己的自卑罢了……”
  
  二、讨论自拍者的虚伪。如顾诚达(南京财经大学)分享道:“真正觉得自己长得丑的人 是不会每天发个自拍套图 然后说 我长得真的好丑喔”。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喜欢自己的朋友或者明星们在自己的社交网站自拍照中真实自然的一面。
  
  三、讨论自拍的同质性。如王家琪(赤峰二中)分享道:“为什么有人可以同一张脸同一个面积同一个角度同!一!个!表!情!自拍N张……”
  
  四、讨论自拍的功能。如陈慧(苏州大学)分享道:“今晚心情不错,自拍留个纪念。”俞诗怡分享道:“我的自拍相册真心是看着我头发如何一点点变长啊!”
  
  这些围绕自拍照展开的道德讨论解释了社交网站自拍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浏览者的主要关注点,也丰富了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内涵。归根结底,自拍者关注点和浏览者的关注点的错位,是导致一系列骂战的主要原因,但是“人见人爱”是不存在的,“点赞”和“吐槽”都是网友获得快感的途径,而且同等重要。
  
  而根据深度访谈的结果可以初步了解到:
  
  人们对于自拍照的认知局限性较大。平均每个受访者对自拍的联想词中存在1.8个贬义词,如“装逼”、“不真实”、“千篇一律”。他们更关注社交网站自拍照的表象,如“炫富”、“美女”,而极少提及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动机和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是从纯粹的旁观者角度出发考虑该现象,极少从自身角度去分析,如“为什么自己会被自拍照吸引?”、“为什么自己会进行自拍?”。
  
  七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经自拍,其中六成表示自己的自拍照曾在网络上发布。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受访者均浏览过自拍照,但其中只有两成人的行为属于主动浏览。
  
  在发布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动机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类:“与人分享”(90%)、“自我记录”(60%)、“自娱自乐”(40%)、“无特别原因”(30%)。“与朋友保持互动交流”是绝大部分受访者发布自拍照的首要原因,体现了社交媒体的性质;“自我记录和自我娱乐”则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特别原因”出于一种习惯或者受到周围的朋友影响等原因就“随便拍拍放到网上”的情况并不鲜见,说明社会环境对自拍照的影响也非常突出,“合群”是网络自拍的一个内因。
  
  在浏览他人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动机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类:“出于娱乐”(80%)、“出于社交”(50%)、“出于好奇”(30%)和“刚好看到”(90%)。数据显示“自我娱乐消遣”是网友浏览自拍照的首要原因。
  
  在自拍照的内容方面,被摄者的外貌是最受关注的,高达9成受访者认为自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拍者的长相。但他们普遍存在双重标准,对于熟人,浏览者关注的是他们的形象是否优于平日;而对于生人,浏览者则是运用严格的审美标准进行衡量。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对自拍照的技术和照片质量关注甚少,说明自拍照的拍摄和浏览是非常感性的行为。
  
  夏佑至认为:不管最后效果如何,自画像和自拍照追求的不是客观和可见的真实,而是拍摄者主观认定的内在的真实。Self portrait的功能不在于记录,而在于表现,其目的不是要呈现现实,而是实现对现实的超越。[ 夏佑至.社交媒体时代的自拍照[J].东方早报,2013-12-5 ]
  
  1.2 现象特点
  
  1.2.1 社会学习突出
  
  社会学习指个体或群体通过观察、跟随其他个体、群体的行为或行为结果,收集相关信息,并运用到其行为改变过程中(Thorpe, 1963; Heyes and Galef, 1996)。最常见的一种社会学习就是模仿他人。模仿他人具有高度的策略性与社会性,可以帮助人们适应群体生活,融入社会环境。
  
  在社交网站自拍照中,存在针对性模仿与非针对性模仿两种社会学习模式。针对性模仿(directed copying)是人们有意识地趋近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好看和受欢迎的照片常常是模仿的对象;非针对性模仿(undirected copying),即人们下意识地趋近,而且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模仿的对象是谁,如对某种拍摄风格的流行趋势进行模仿。慢性趋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个性丧失的过程,会让人逐渐丢失自己身体的话语优势。
  
  由于社交网站的网状传播特性,自拍照发布后能得到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同时有充足的机会对比、学习自己关注的人的自拍照。每个人自拍和编辑的风格、水平会随着自己接收到的信息而不断调整和改善。
  
  1.2.2 信息加工充分
  
  一方面,异步的互动为社交网站自拍照及相关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和电子科技为信息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每一张社交网站自拍照从构思准备到制作上传都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过程,令可读性增强,可信度降低。例如医生在照片中可以打扮成警察,夏天可以在照片中穿着冬季的服装。为了照片效果,自拍者可以对照片中的任意视觉元素进行自由发挥。
  
  社交网站自拍照不是自拍者对自我生活的真实重现,而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自我宣传手段,其对于生活的重现和自我的表达都是主观选择和编辑的结果,存在欺骗性。运用得当的欺骗手法是表演,运用不得当的表演手法则是彻底的欺骗,但两者都表露了自拍者的真实欲望。
  
  可是照片的真实性和临场感导致人们倾向于相信画面中事物的真实性,因此社交网站自拍照容易导致心理落差与错愕感。
  
  1.2.3 心理匿名优势
  
  非当面接触和非实时交流把网络自拍者和照片浏览者分隔在两个独立时空里,这给了社交网站用户一定的心理安全感进行自由表达,因为对方无法即时反馈,也无法利用用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传达情感。
  
  但是,自拍照一旦在网络上发布出来,就独立于发布者,发布者对其的控制力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会出现失控的状态,造成泄露个人信息、无法控制影响、难以彻底撤回等负面影响。
  
  1.3 选题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  针对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的缺陷进行完善与补充
  
  本文根据潘诺夫斯基图像解释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内容与形式的综合分析,并对网络自拍前期的行为动机和后期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即完整分析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动机-信息-编码-渠道-解码-接收”的传播过程。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大多局限于传统艺术品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上,因此它的研究成果难免单一和片面。潘诺夫斯基的学生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把艺术研究问题结合了精神分析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学科知识和概念,标志着潘氏图像学逐步走向现代化。
  
  本研究将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运用在更为综合的学术领域——开创式地把艺术研究的方法与传播研究方法结合运用在流行文化的研究中,其涉及传播学、心理学、艺术史等学术领域。
  
  2  对流行文化进行客观系统的学术研究
  
  首先,本研究不涉及道德批判,以中立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
  
  其次,网络流行文化的研究稀少,且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本研究将试图对该现状做出补充和改善。
  
  再次,本研究对流行文化,尤其是网络自拍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信息整合,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1.3.2 实践意义
  

  1  个体影响
  

  自拍体现了一个人想要如何被看待。有人认为自拍是以自我封锁行为;有人认为自拍是道德冲突;有人认为自拍是自赏自娱;有人认为自拍是窥私欲望的满足;有人认为自拍是自我认识和自我强化的过程;有人认为自拍是记录自己美好一面的活动……虽然对自拍的看法不一而足,但总而言之,自拍是符合人类原始欲望的,能够带给人们积极的心理满足。作为情感宣泄,自拍形成了心理感受感觉―情感描述―表情符号―肢体语言的链条,这是合乎人的自恋本性和自赏本能的。[ 孙元明教授发言稿[C]]获得心理满足是自拍照作者和观者共同的动机。对于自拍者而言,脱离日常生活,建构虚拟身份,塑造个人形象,获得他人关注,进行社会交往,获取娱乐体验,强化自我认知等都是自拍的功能;对浏览者而言,获得审美满足、获取娱乐体验、进行社会交往等,是观看自拍照片的驱动力。因此,关注社交网站自拍照实际上是关注人类情感和精神发展,其社会功能和外延值得我们细究。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自拍照也可以是传播色情、丑化自己、伤害他人的恶果温床。精神治疗医师亚伦·巴里克(Aaron Balick)博士在其关于社交网络背后的人类动机的书中阐释了“积极网络身份”和“被动网络身份”的解说。“积极网络身份就是那些你能控制的,就像Facebook上的个人简介。自拍是一种积极网络身份的表达,是你能掌控的东西。你可能拍很多张,但你只会发布你喜欢的——即使它们显得呆傻或让人不敢恭维。而被动网络身份是你无法控制的网络身份,例如你搜索自己或别人发布的关于你的信息,你无法撤销或改变。”[ The rise of the 'selfie'[J]. Shenzhen Daily, 2013-7-25.]
  
  因此,了解不同形式、风格和发布媒介自拍照的传播效果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指引我们用良好的自我形象传播策略,来达到我们的心理预期。
  
  2  技术影响
  
  网络自拍之所以影响巨大,很大程度上谁归功于摄影技术和网络媒介的特性。摄影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表现空间,网络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传播空间。
  
  网络的个人隔离特性,实际上加剧了人们自拍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社会的高度分工和高速节奏,人们获得关注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依赖网络平台进行社交并获得关注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数码影像和网络虚拟空间建构的线上世界中,人们可以自如地优化自我,改变缺陷,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网友的关注甚至肯定。虽然包含不切实际的成分,但是自拍照片带来的快感和满足是真实的。
  
  因此,透过网络自拍可以了解到媒介与数码技术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其衍生问题,并合理利用网络自拍的社会影响力,合理实现其价值。
  
  3  文化影响
  

  网络自拍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成为了现代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自拍给予网民新的自我展示方式,其连同私摄影、自媒体,冲击了主流文化的固有形式,为自我身份认同注入了虚拟成分和互动成分,也开启了新的审美活动。因此,关注网络自拍文化实际上是关注视觉文化、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部分解读人类需求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1.4 方法论概述

  
  潘诺夫斯基将图像意义的阐释分为从认知层面到意义层面的三个意义层级,即对同一对象的几个侧面进行研究。其对所有与图像相关的参照性资料进行核对、比较、整合,并利用研究对象所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去把握作品最真实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层次——前图像志描述(Pre-iconography):通过进行心理到形式的分析,根据实际经验,洞察事物题材在不同历史情境下的表达方式,把握图像中的自然主题。
  
  第二个意义层次——图像志分析(Iconography):通过对图像的内容分析,根据历史和知识,洞察意义载体在不同历史情境下对事物的表达方式,把握图像中的意象、故事和寓言。
  
  第三个意义层次——图像学阐释(Iconology):通过对图像背后意义的阐释,根据综合直觉、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洞察人类心志在不同历史情境下的主要趋势,把握图像的内在含义和价值。
  
  以《最后的晚餐》为例,温尼·海德·米奈(Vernon Hyde Minor)认为通过从图像学解释角度分析此画的象征形式,可以推断出:基督的身体形态呈现了一种金字塔的效果,因此加强了画面的稳定感;建筑上方的三角楣起到一部分光环的作用,暗示出基督的神性等等。图像学对《最后的晚餐》的阐释关注直线、焦点、平衡、几何学等种种因素的价值,以及从这些价值中推断出潘诺夫斯基以及其他德国艺术史家所指的世界观。[ 温尼·海德·米奈.艺术史的历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是一种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具有厚实的学术根基,其吸收了康德“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而来”的思想,融合了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提出“整体性”的概念,即“历史的真理存在于对历史中之整体性的把握,只有掌握了历史中之整体的真理,其本身才是整体”,对艺术史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意义。
  
  但是,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对艺术创作中形式与风格等艺术要素的忽视以及对艺术理论的漠视,导致其研究往往分裂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削弱了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意识》认为: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存在以下缺失:(1)不考虑造型艺术的特殊功能,即凭借它的造型表现因素去创造审美意义的功能;(2)没有成为一种对艺术作品的意义范围作综合分析的理论;(3)缺乏对经济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关注。[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意识]
  
  奥拓·帕基特( Otto Pacht) 指出,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是对图像的一种过度阐释,他指出“所谓的艺术品中某种象征,有时艺术家本人都无法意识到(或无意于此)。这样看,我们充其量只能达到图像解释的第二层次,对第三层象征意义的剖析无异于一种可笑的画蛇添足。”[ 楚小庆.艺术史研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1(4)]此外,潘氏图像学仅针对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品的作品进行研究,而不考虑当代的视觉艺术和文化产物。
  
  1.5 文献综述
  
  1.5.1 网络自拍研究现状
  
  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分析报告(2005)》。该研究由“青年文化现象与热点问题监测研究”课题组完成,是国内关注网络自拍现象的最早期研究成果。报告共系统分析了8种青少年流行文化,网络自拍只是其中一种。
  
  早期网络自拍摄影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现象描述(定义与归类)、成因分析与价值评判。目前,国内的网络自拍研究主要有五大类:现象描述与分析、身体关注研究、美学价值剖析、自我心理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
  
  《网络自拍的传播心理分析》对网络自拍照片进行了分类:从摄像设备上分,网络自拍照可分为摄像头照片、数码相机照片和摄像机照片;从表现形式上分,网络自拍照可以分为文字意境类、娱乐恶搞类、暴露色情类。该论文对自拍者也进行了分类,分别为寻求自信型、认识自我型、追求新鲜刺激型、娱乐大众型和记录成长型。[ 柳燕.网络自拍_的传播心理分析[D].]
  
  王玮、邱鹏在《“网络自拍”解读》中探讨了身体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他们从网络自拍的起源和表现手法出发,同时分析了自拍者的心理需求,总结了这种文化现象在中国的的影响。
  
  陈俊宏的《网络自拍影像身体政治论述》,从自拍文化的政治意义和美学思考角度进行了论述。他认为身体的意义在社会文脉的建构体中并非只是生物学上的构造与功能,其也是承载着许多文化价值观规范下被宰制的身体[ 柳燕.网络自拍_的传播心理分析[D].]。
  
  《从文化角度谈“网络自拍”现象》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当下十分流行的“网络自拍”现象进行剖析,对网络自拍进行了概念界定、成因分析和价值讨论。其认为网络自拍有隐私暴露、色情化倾向等潜在问题。
  
  近年来自拍摄影和越来越多元化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其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涉及的领域有:
  
  1)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自我表露是个体对他人表达情感、想法与观点的窗口。最早由Jourard在1958年提出,他将其界定为,告诉另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私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the transparent self)。[ 柳燕.网络自拍_的传播心理分析[D].]
  
  2)休闲娱乐层次理论。其提出者J.B.纳什(J.B.Nash)将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分为六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创造性的参与(Creatve Participation),如发明、作曲、绘画等行为;积极的参与(Active Participation),如追随等行为;投入感情的参与(Emotional Particpation),如欣赏、观看等行为;娱乐(Entertainment);伤害自我(Injury or Detriment to self),如酗酒等放纵行为;反社会的行动(Acts Per-formed Against Society)。[ 柳燕.网络自拍_的传播心理分析[D].]
  
  3)女性主义研究。自拍摄影在性别角色塑造和行为地位几建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女性自拍摄影领域。通过观看他人、被他人观看、自我审视三个阶段,女性心理会产生非常丰富的变化,这都透露了当今的女新女性思潮现状。曹昆萍的《现代女性自拍像的研究》通过探讨摄影史上的女性自拍像的发展状况,重点揭示女性自拍摄影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这种现象引出对摄影发展的反思,其认为女性摄影家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男性摆布受害的女人形象展于人前,并融入女性主义思潮与视角,试图挣脱男权意识束缚。
  
  4)面孔吸引力研究(facial attractiveness)。面孔吸引力是指目标人物面孔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接近意愿的程度(转引自李鸥, 陈红, 2010)。[ 男性化与女性化对面孔偏好的影响——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眼动的检验*[D].]
  
  5)肖像图片浏览的眼动行为分析。
  
  当前,不少学者也开始思考和实践网络自拍的应用与效果研究,如李纬明的《基于青年亚文化的广告传播策略分析》就把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放置在商业应用之中讨论。
  
  除了正规的学术文献,网络自拍在公众讨论(以网络论坛为主)和媒体讨论中也是常见话题。2005年,网易在文化频道开设了“网络自拍”专题。网民、传播专家、法律专家、心理学家们从不同利益点出发讨论了网络自拍的成因、影响和管理对策。《网络自拍性感照是张扬自我,还是变态自恋?》、《网络自拍都是自恋惹的祸》等大批媒体文章批判了网络自拍的负面影响,虽然不少观点存在偏颇,但是可见网络自拍的媒体关注度。
  
  尽管学术界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网络自拍研究,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仍存在许多漏洞。
  
  1)从摄影现场或创作主体这一角度切入的研究非常稀缺。
  
  2)描述性、综述性研究泛滥。
  
  3)对网络自拍的心理驱动分析研究粗浅,缺乏深度和实证研究。大量的论文简单提及网络自拍者的社会交往、自我认知、消遣娱乐、逃避现实、享受成就等动机,但是甚少有人对这些情况进行验证和对行为后续影响进行分析。
  
  4)大量研究存在主观道德批判倾向,缺少客观的价值分析和科学全面的理论研究。
  
  5)整体而言,网络自拍研究仍比较零散和表面,该领域的学术架构不够系统。
  
  1.5.2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早期的图像学研究仅仅集中在宗教内容等相当狭隘的领域上。20世纪以来图像学的研究领域和深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一批又一批图像学研究学者,如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弗里兹•扎克斯尔(Fritz Saxl)、鲁道夫•维特科夫尔(Rudolf Wittkower,1901-1971)、埃德加·温德(Edgar Wind)等致力于用科学的办法解读影像作品,以图像学研究闻名于世的“瓦尔堡学派”逐渐被建立起来,成为当代艺术学发展中的强大动力。
  
  在此之后,西方学术界涌现了许多图像学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
  
  法国美术史学家艾米尔·马勒所著《图像学:12 世纪到18 世纪的宗教艺术》(Iconology: Religious Art from the Twelf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一书把西方中世纪的宗教艺术放置在宗教和历史中进行阐释,不再局限在艺术理论和传统艺术史研究之中。
  
  W.J.T.米歇尔(W. J. T. Mitchell)所著《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一书提出了“文本图像”、“图像文本”、“图像与权力”、“元图像”等学术概念,发掘了影像作品背后社会、生活、科技、经济、宗教、人类心理等层面的超文本、超视觉、超艺术的文化内涵。
  
  2  国内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著名摄影学家龙熹祖先生开始在中国推广现代图像学与图像艺术,并创建了中央民族大学图像研究所。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易英,在1992年译著了《帕诺夫斯基与美术史基础》,率先将帕氏图像学引入中国,继而在2003年发表了《图像学模式》成为国内最早的图像学论著之一。[ 薄海.当代招贴设计的图像学形态研究[D]]
  
  国内早期的图像学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古典影像作品的分析上。张志强和白玉青的《镜子里的伦勃朗——以“图像学”解读伦勃朗自画像文》运用图像学的手段,利用对图像的阐释学分析来揭示伦勃朗自画像表现自我、揭露内心、记录人生等作用。
  
  国内目前运用图像学方法进行的研究主要分为四类:古典画作的图像学分析;视觉现象的图像学分析(如姚霏的《从图像看晚清上海女性与城市空间:兼论图像学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中国本土化;图像学研究方法与其他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比较。
  
  近年来学术界逐渐出现了将图像学分析方法运用在现代影像作品和视觉文化现象的趋势,并且不再局限于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薄海的《当代招贴设计的图像学形态研究》从当代招贴现象的问题入手,采用图像学研究形态分别就招贴的象征意义、形式和意义上的变化以及发展和延续上的变化三种形态进行解析。李鑫扬的《额视觉文化视域下网络游戏的图像学阐释》用潘氏图像学对网络游戏的视觉设计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在图像学研究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的图像学研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1)影像作品的人文背景与其艺术本体(作品形式、艺术价值、美学要素等)的断裂。很多学者片面理解和运用潘氏图像学,认为只要把握住图像学的“把作品放置到社会历史背景中深度发掘其文化内涵”就可以完成好的影像研究,实际上图像学也仅仅是剖析艺术作品、影像作品的一个层面的研究方法。
  
  2)交叉学科研究中的图像学核心价值缺失。《图像、文献与史境:中国美术史学方法研究》中提到:很多研究者在借鉴其他学科知识时出现学术偏向,偏离了美术史研究,局限在对图像的外围研究和阐释。[ 李倍雷.图像、文献与史境:中国美术史学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3)对图像学本身的研究大量依赖译介国外研究成果,本土研究缺乏深度,理解片面甚至存在偏差。《图像学及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提及目前国内的很多理论研究者缺乏对图像学的独立思考,误读和过度阐释并不鲜见。李荣有的《图像学的历史传统及其与现代的接轨》提到:我国有关“图像学”的学术研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作为专学,至少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的“金石学”。当时学术研究的标准主要是“摹其形、录其文”,目的是“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实际上,这并非图像学研究,而是图像志研究。这也是图像学误读的一个例子。例如一篇题为《紫禁城的图像学意义》的文章,纯粹挂羊头卖狗肉,只是对紫禁城进行粗略的介绍,全然没有使用图像学方法论,甚至完全看不到“图像学”的痕迹。如何区分图像学研究和平常的解释性文章,把握图像学的身份性是学者们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4)图像学应用呆板,缺乏创新与实践意义,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仅仅利用图像学对其他学科研究进行辅助分析。
  
  5)缺乏对于图像学本土化的研究和实践。国内的图像学研究与图像艺术的实践探索目前主要通过有限的几位研究西方美术史的学者来进行,如范景中先生。虽然偶有这方面的学术成果出现,如韩士连的《图像学及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问题》,但目前中国化的图像学是非常不专业、不系统、不具规模的。
  
  6)图像学方法的应用导致影像的过度阐释问题。《浅谈图像语言——读潘洛夫斯基图像学》论文中提及:在摄影泛滥的20世纪,对于图像的过度解释,让图像本身背负上了过于沉重的文字信息,对图像信息所下的结论也让人感到荒唐。 对于披头士乐队《修道院大街》专辑封面,摄影中的现象只是许多偶然因素的合集,并没有过多的象征意义。虽然照片的确又为我们传递了许多信息,如六十年代英国的状况,人们的着装,披头士文化等,但这些并非创作者的表达初衷。[ 浅谈图像语言——读潘洛夫斯基图像学]
  
  2 社交网站自拍照前图像志描述
  
  前图像志分析(pre-iconography)主要研究图像中第一性或自然主题(Primary or natural subject matter),可分为事实性主题与表现性主题,通过分析作者心理和画面中的自然对象和它们的表现特性,把握图片的表达主题。
  
  2.1 社交网站自拍照行为动机分析
  
  2.1.1传播行为动机分析
  
  人们自拍照片并上传到社交网站上主要有六大动机:感知线下身份、塑造线上身份、获得他人关注、融入群体行为、获取快感体验和记录个人生活。
  
  表2-1 动机类型表

 

 

 

  社交网站自拍照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包括记录、社交、娱乐等,这些多元化的自拍照功能都建立在网络社交网站上。离开了社交网站的新媒体特性,网络自拍照就失去了其绝大部分功能和意义。因此,人们发布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动机一般是围绕社交网站展开的。
  
  首先,自拍者通过用摄影记录自己的生活,建立自己的自我意识。人的自我意识主要来源于内化和外化两个方面。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内化功能建立在记录生活片段上,通过对自己身处环境的自主观察与信息反馈,得到关于自我的感知。拍摄自己的影像并上传网络空间,在数码时代是信息存储的最佳方式。根据时间顺序整理自己在社交网站上的图文资料,可以在时间维度上整合分散的信息,并形成线上个人“形象”和“性格”,完成个人数字档案的生成。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外化功能建立在个人情感表达上,通过输出自我情绪和观念,将内在的自我认知转化为外在的自我展示。
  
  其次,自拍者通过群体活动了解身边的其他群组成员的媒介选择。根据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Tajfel和Turner,1979),我们的身份是由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共同组成的。社会身份取决于我们所归属的群组,包括现实生活的群组(如Y大学的一名学生)和抽象的群组(如母亲、一般政治上的派别)。[ 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M].商务印书局,2010.]群组成员的媒介选择透露了其现实身份特征和抽象身份特征。自拍者根据这些被群组成员认可的社交网站的媒体特点进行第二身份的塑造。通过与之匹配的自我影像建立在线身份,可以隔离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特征和线下人际交往中的固有印象管理压力,最大程度地优化自我以及融入群体。个人通过在社交网站上交流自拍照片在群体中建立自我地位,通过视觉特征的趋同迎合圈子中的其他成员。
  
  再次,自拍者通过争取他人的关注,体验快感。从短时效果来看,通过照片抓住他人的眼球是最直观、高效的自我宣传;从长期效果来看,通过在线分享生活体验,维持线下人际关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交友圈、涉猎圈,并积累个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心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社交网站自拍照可以通过关注与被关注、点赞与被点赞等方式实现爱、尊重与自我实现,继而获得快感体验。“快感”代表着心理学意义上最基本的意义:一种满足的状态、一种积极的体验(a state of gratification, a positive experience),与痛感相对,构成人类情感体验的两端。[ 章浩.流行文化的快感生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虽然只是低层次、短时间的自我满足,网络自拍仍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得精神满足的方法。



  
  社交网站自拍照实际上是一种身份角色游戏,无论你选择本色演出还是颠覆形象,社交网络自拍照从拍摄到发布都要经历题材选择、场景布置、造型设计、编辑筛选、后期处理等一系列过程,而这个过程透露了自拍者的心理活动。
  
  首先,当代网民都具有双重身份——线上身份和线下身份,它们驱使自拍者进行个人生活记录和他人关注争取,而这两点都推动个人积极地融入社群。因为记录个人生活,塑造个人线下身份是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把个人生活展示给社群其他成员;而获取他人关注,最重要的就是获得自己所在群组中其他成员的关注。
  
  其次,融入群体行为直接的动力就是获得快感和情感满足。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肯定是一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一方面,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对独立的个体生活空间导致人们长期缺乏归属感和存在感,通过分析和总结他人的自拍照,可以轻易地进行视觉上的自我匹配,从而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一种群体融入感,排解自己的孤独和不安全感,达到心理满足。另一方面,通过自我形象在线上社区的呈现和推广,加强自身在群体中的存在感,是人类群体生活特性的需求。
  
  2.1.2 接收行为动机分析
  

  1  快感体验
  
  首先,浏览者通过欣赏自己喜欢的照片获得美的感受,得到感官刺激。
  
  其次,社交网站自拍照满足了人们的消遣娱乐需要。
  
  再次,浏览者对自己爱慕者的影像进行幻想,制造愿望实现的美好假象,从而获得心理满足。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自拍照中人物信息的掌握量是非常小的,对于自己无法了解的信息,人们倾向于按照好的方面去进行想象补充。因此,人们在自拍照中倾慕的男神和女神其实都不是完全现实的存在。
  
  2  信息获取
  
  社交网站自拍照满足了人们对于朋友圈新鲜事的好奇心,同时为他们提供社交资本。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站自拍照获取他人的生活信息,对比了解自身的生活状态和水平,同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以不断获得更高的受认可的生活品质。
  
  3  被动接收
  
  一方面,社交网站的自动推送功能让自拍照不断推送到用户的主页上;另一方面用户好友的推荐和转发也是社交网站自拍照的传播动力之一。这些情况都是社交网站用户所不能控制的。除此之外,网络上的信息查询过程中,自拍照也会因信息相关等原因弹出并被浏览。
  
  2.2 社交网站自拍照画面元素分析
  
  社交网站自拍照的画面构成元素受到自拍者的行为动机影响。人们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传播效果,选择画面元素以及确定画面元素的核心。社交网站自拍照的画面元素主要有主体身份、主体内容、画面形式、媒介风格和发布形式,它们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其中,画面形式、媒介风格和发布形式属于表现性主题;主体身份、主体内容属于事实性主题。
  
  社交网站自拍照的画面构成元素主要存在两种关系模式:一是功能主导的画面构成元素关系,二是身份主导的画面构成元素关系。
  
  2.2.1 画面元素关系
  
  1  主体身份主导画面元素关系模型

 

  自拍者以自我身份作为社交网站自拍照的首要考虑因素时,其网络话语的建构是基于个人的角色身份的,内容选择和形式选择都遵循该角色定位的规范,根据其发布的媒介特点,传者会选择最恰当的发布形式进行自拍照传播。
  
  如某记者在报道政府会议时在现场的自拍,其注意打扮端庄大方,把其工作证和麦克风拍摄入镜,并摄入会议现场的一些环境特征,其站姿笔直,表情严肃。最后照片发布在其就职报社的官方微博上,作为记者采访花絮博文的插图展示。
  
  主体身份在自拍照中主要呈现为三种类型:普通人、艺术家和名人。画面中不同的身份构建决定了自拍照片内容、形式和传播媒介、形式的选择。自拍照的主体内容就是人,包括裸露的人、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人和搞怪的人等。而画面形式方面,自拍者可以选择仅拍摄自己一人或者与其他人共同出镜。
  
  为了更好表现画面的内容和形式,挑选适合的媒介和发布形式就显得至关重要。社交网站自拍照发布的媒介主要包括双向好友制社交网站、单向好友制社交网站和弹性好友制社交网站三大类。而社交网站的媒介特性,如图像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头像展示、相册展示、消息展示等,这决定了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发布形式的四个主要类别:身份头像、个人相册、页面装饰和消息插图。
  
  2  发布形式主导画面元素关系模型

 

  自拍者以发布形式作为社交网站自拍照的首要考虑因素时,其网络话语的建构是基于功能性的,内容选择服务于发布形式,并受到主体身份和媒介风格的影响,形成最终的画面效果。
  
  如某豆瓣网友在圣诞节需要更换自己的个人头像,受豆瓣头像规格——方形的照片形状和狭小的照片面积影响,其选择了戴着圣诞帽的个人大头一寸照片为自拍内容。
  
  网络技术和线上社区的发展令发布形式主导的自拍照越来越常见。什么社交网站最火,什么媒介形式最受关注,什么样的发布形式最流行,什么画面传播效果最好……成为了很多网友自拍之前的考虑因素。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媒介技术从仅仅作为人们的传播工具,慢慢开始主导和限制人们的自由表达,传播环境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对传播内容的选择。
  
  从长期影响来看,个人的身份特点和使用的媒介环境的风格会影响其发布形式选择和对技术影响的反应;从短期效果来看,在形式有限的发挥空间里,人们对内容的选择直接受到自身身份特点和媒介风格的影响。
  
  2.2.2 画面元素类型
  
  1  画面形式分类
  
  社交网站自拍照的画面形式主要分为单人形式和多人形式。单人形式的自拍照指画面中主体人物是自拍者自己一人的自拍照片;多人形式的自拍照指画面中出现两人或以上作为照片主体人物的自拍照片。
  
  (1)单人自拍照
  
  单人自拍照主要有脸部特写、非脸局部和情景人像三种类型。

  脸部特写自拍多采用手持相机或者手机的方式进行拍摄,因此臂长成了最常见的摄影物距,直接限制了拍照的角度(约150度以内)和构图(脸部约占画面6成以上)。该类自拍照能充分地展现自拍者的五官和表情,是视觉上最吸引人的一种类型。脸部特写自拍照的典型构图是三角形构图,其直接表现了自拍者的身份特征和面貌特征。脸部特写自拍存在典型的身份验证过程,具有“熟人”或“美人”属性的对象可以间接建立面对面的对话关系,有效增强其图片及相关文字信息的传播力。
  
  非脸局部自拍,主要以展示上肢、手部和脚部居多。对身材的展示体现了自拍者对身材的自信和对性的暗示,其典型构图是三等分构图,通过性吸引掌握话语权,建构幻想对象,提供给照片浏览者巨大的幻想刺激物和想象空间。由于画面信息的稀缺,围绕非脸局部自拍展开的对话,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话题发散性差。如文字“看我新买的指甲油”配手部特写,文字“健身归来”配腹肌特写。
  
  情景人像自拍以旅游纪念照最为典型。情景人像自拍是最生活化的一种自拍类型,也是信息含量最丰富的,其通过人与环境的互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空间,具有充分的故事性和强大的互文性。一系列的情景人像自拍可以构成一个互文性系统,从而形成一种话语场,强化读者的代入感和临场感。
  
  (2)多人自拍照
  
  多人集体自拍,指的是有超过一个人作为画面主体的自拍照片。该类照片中人物的互动是信息最集中的表现点,由于具有多个参与人,每个参与人在社交网站上都是一个信息结点,所以多人集体自拍具有多结点扩散的复合型传播特点。

  网络多人自拍照是线下关系的线上延伸,其建构了一个关系型话语空间。关系圈内的人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地位等级,群体内的强势者拥有更强势的话语权。而对于关系圈外的人而言,关系圈内的人的话语更有影响力。在这个话语场中个人的影响力被叠加,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内容为载体进行叙事和个人表达,往往较个人自拍照有更大的传播力。

  在2014年3月5日刚结束的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典礼主持人艾伦·德詹尼丝现场掏出手机,呼唤梅丽尔·斯特里普、茱莉亚·罗伯兹、詹妮弗·劳伦斯、等一众大牌明星一起进行自拍,照片一经发布到推特上就被网友疯狂转载,并创造了半小时被转发超过80万次的纪录,第二天更是被累计转发310万次。实际上这是三星手机策划的一个媒介融合广告,印证了社交网站自拍照的传播能力和商业价值。
  
  2  媒介风格分类
  
  媒介风格主要包括双向好友制社交网站自拍照风格、单向好友制社交网站自拍照风格和弹性好友制社交网站自拍照风格。
  
  (1)双向好友制社交网站
  
  该类型包括QQ空间、微信等。该类社交网站关注好友需要对方认证,双方建立信息互通关系的成本较大,但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会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该类社交网站上的自拍照比较偏向于生活化,后期加工程度较小,比较自然真实。
  
  在双向好友制社交网站中,个人能够充分把握熟人圈中的话语权,其话语建构注重心理活动过程、人际关系过程、生活形态过程。也就是说,更真实自然的生活片段就是该网站构建的线上社区中的活跃话语因子,而线上的话语权的轻重取决于其在线下熟人圈中的地位。
  
  (2)单向好友制社交网站
  
  该类型包括博客、微博等。在该类社交网站上关注好友无需对方认证,故使用成本较双向好友制社交网站低,关系建立简单,但存在好友关系的不对等和隐私暴露问题。因此,该类社交网站上的照片后期处理程度较大,与现实中的本人有一定的差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类社交网站上随机抽样的186张自拍照中,男性的自拍照只占其中的13.6%。
  
  在单向好友制社交网站中,舆论领袖发挥的作用非常显著,普通个人只拥有非常有限的话语权,其必须通过充分呈现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等更为外化和具象的影像话语去争夺传播机会。换言之,信息含量是该网站上话语构建的重点,信息含量高的自拍照往往在该网站上更受青睐。
  
  (3)弹性好友制社交网站
  
  该类型包括豆瓣、论坛等。该类社交网站无需关注也能阅读大部分人的大部分信息,其使用成本极低,好友关系建立成本极低,关系建立顺畅,但同样存在隐私保护的问题。因此,该类社交网站上的照片后期处理程度最大,艺术风格也最强烈,存在一定的失真情况。浏览者更为关注图片的形式感而非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随机抽样的自拍照中,男性的自拍照比例高达61.5%。
  
  在弹性好友制社交网站中,传受双方的关系建立有一定的随意性,其话语建构更倾向于个人化和个性化,更注重纯粹的图像传达和身体表现,叙事性弱,视觉快感为主导。
  
  3  主体身份分类
  
  按照自拍者的类型可以把社交网站自拍照分为:常人自拍照、艺术家自拍照和明星自拍照。这个分类并非按照自拍者在现实中的身份类型进行的,而是按照自拍者在图片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特征进行的归类。

 

  常人自拍照中,背景、服装、造型、姿势、构图、灯光等都比较随意,展示了自拍者原生态、生活化的一面,其构建了生活化的场景,有利于拉近传受双方的距离,增强其社交话语的可信度和传达度。
  
  艺术家自拍照中通常出现异于常态的色调、 神态、造型、构图和质感等,有强烈的艺术感和深广的意义空间。其构建了观念话语,表达了艺术家的个人观点和情感立场,自我的身体仅仅作为符号存在,创作背后的思想才是影像承载的主要信息。
  
  明星自拍照异于其他照片的原因是相中人的名气。一方面,由于照片中的人物是大家熟悉的明星,容易产生光环效应;另一方面,明星比较注重个人形象,因此他们的自拍一般质量上佳。这类自拍者往往是社交网站上的舆论领袖,依靠其个人影响能形成网络话语中心,制造强大的吸引力。而与明星自拍照配套的其他图文信息也因此能获得巨大的传播推力,商业价值巨大。
  
  4  发布形式元素
  
  根据社交网站上自拍照片的发布形式,可分为身份头像、个人相册、页面装饰和消息插图四类。

 

  身份头像在社交网站上反复出现,且位置显眼,与本人关联性极高,人们常常把头像与个人视为一个整体,哪怕是与本人毫无关联的图片,人们也倾向于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具有强烈的互文性。例如一个男人使用了女性形象的个人头像,人们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是一个女性化的人。但是由于头像一般面积小,且一般以常态化出现,因此信息承载能力有限,一般作为个人的一个符号存在。
  
  个人相册通过不同的相片集合、分类方法、分组命名等环节展示了自己对自拍照片的认知和态度,例如以“齐天大圣”命名的自拍照相册体现了自拍者良好的自我感觉、优越感和对现实的叛逆情绪,而以“小城天气晴” 命名的自拍照相册则体现了作者的自我认知依赖环境和个人经历,同时其具有一定的浪漫情怀。个人相册在话语建构上具有解说性、整合性、总结性、功能性,能增强话语效果。其中相册配套的文字说明具有直接信息补充作用。群组形式出现的系列自拍照能更充分呈现自拍者的一个或多个个人特点,更有利于强化读者的印象和理解。
  
  页面装饰属于背景式的个人影像,其视觉元素选择一般以局部身体自拍为主,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图腾性,虽然信息含量低,但是属于典型的身体崇拜和自我崇拜范畴。在话语建构方面,作为界面中其他个人信息的索引,建立个人图像信息群,强化表达效果。例如单独一张自拍照在界面中的视觉吸引力有限,如果有多呈现方式和呈现内容的个人影像被放置在一起,就会产生多层次的阅读体验,最大程度地展现自拍者自我认识的视角和自我思考的逻辑,对他人了解自己有极大的作用。
  
  消息插图是最常见的自拍照发布方式。图文相匹配的信息组合具有完整的目的性、可读性、可信度、逻辑性、互文性、情景性、叙事性,其具有描述充分,表达到位的特点,从微观上来看,其是个人表达的规范化模式,信息充分,传播率和传播度高;从宏观上来看,此类消息共同构成了不同人群的生活形态图景,是历史宏大叙事的组成部分,记录了时代图景。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自拍照作为插图的消息常见图文无关的情况。其主要是为了用事件建立双方的交流,继而为自我关注作铺垫,突出个人,为自我表达争取话语权。但图文无关的消息有时会不被认可和接受。人人网用户姚星宇(南京工大)分享道:“没错,我就是拉仇恨了。有的女生长得丑你就不要自拍了好不好,天气好跟你一张大脸有半毛钱关系。”
  
  5  主体内容
  
  社交网站自拍照的主体内容主要有:人体摄影、日常摄影、趣怪摄影。

  人体自拍照常采用对角线构图方法,强化画面的不平衡感,从而强化刺激感,突出性感的氛围。一般采用干净简洁的背景,以突出主体。其通过情感波澜和欲望冲动建构性话语,通过性吸引建立网络对话,受传统观念影响,在虚拟关系社区中传播广泛,但在熟人圈中则传播度较低。
  
  日常自拍照多采用九宫格构图。因为该类照片一般场景丰富,元素繁多,九宫格构图可以较好地组织画面元素,增强画面的故事性。其主体形象生动、多样, 动作、表情各异。 日常摄影是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再现,没有过多的主观意识直接表露,记录特性显著。其建构了场景话语和故事话语,让叙事成为话语中心,自我在画面中的存在只是表明一种见证。
  
  趣怪自拍照追求另类的画面效果和轻松搞笑的娱乐体验。如“穿越照”“男女反串照”等自拍都属于该类型。创意和新鲜感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正如冯小刚在其电影中所说: “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其建构了娱乐话语,让每个普通个体都可以成为焦点和话语中心,是传播最广,影响最深的自拍类型。趣怪摄影还常常伴有“自黑”的倾向,通过制造影像化与对话双方的心理平衡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知道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是很多自黑式自拍照浏览者的心态,是软化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2.3 社交网站自拍照典型个案分析
  
  网友“缟绞震”是一位自拍达人,本文选取其在新浪微博上的自拍照片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其微博账户基本情况可以了解其主体身份特点:暖色调彩色斜纹背景属于可爱风,透露了其少女特质;个人标签为暴走驴友、音乐发烧友、我爱英语、爱美食、时尚表露了其兴趣广泛,活动丰富,追求高品质生活;关注465个微博账户,拥有911个粉丝,多为熟人;发布微博1616条,内容以个人生活与趣闻分享为主,约各占半数;头像为个人肖像,摄于韩国街头,画面中其站在阳光下灿烂大笑,展现了其开朗活泼、积极乐观的个性。
  
  其自拍照的主体内容以日常摄影为主,偶尔发布趣怪摄影。画面形式以单人自拍照为主;发布形式主要为个人头像和消息插图。在媒介风格方面,新浪微博属于单向好友制社交网站,该类社交网站上的照片后期处理程度较大,以呈现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等更为外化和具象的影像为主。
  
  其于2011年2月14日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自拍。

 

  早期她对自拍的角度、光线等没有太刻意的处理,摄影风格平实。道具的使用是该阶段的鲜明标志,大型头饰、花型戒指、夸张手势、亲密友人都是其在自拍照中的重要陪衬,鲜少出现纯粹的单人自拍,表明其在自信建立和自我接受程度上仍有保留,自我表达也略显弱势。此阶段其评论和关注主要来自于亲戚和朋友等熟人圈。
  
  一年后的2012年5月2日,她在脸部角度和光线的选择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展露了更多的女性气质和魅力。2012年其自拍数量达到高峰,全年发布自拍照32张。

  2012年10月15日开始其发布的一系列自拍照风格雷同,角度相似,但都呈现了唯美的画面和年轻的容貌,这个阶段其自拍照的画面元素基本只有自己,甚少有其他杂物入镜,显示了其自我意识的加强。这个阶段其注意美化自己的形象,主推美誉度,而评论和关注的群体逐渐形成熟人为主,陌生网友为辅的架构,是其图像话语影响力扩张的表现。

  2012年12月2日,其发布了鬼马搞怪的自拍,标志其进入了新的自拍阶段,注重自己的评论量和关注度。更大的视觉冲击和话题性,建构了强势的网络话语,有效提升了其知名度和传播率。这也表明了她的自信——更关注自我感受而不是纯粹考虑他人的看法。

  3 社交网站自拍照图像志分析
  
  图像志分析(iconography)主要研究图像的第二性或程式主题(Secondary or conventional subject matter),即如何理解自然意义载体所表达的抽象主题或概念。这是对图像、故事和寓意的认定过程。
  
  3.1 社交网站自拍照内容元素分析
  
  社交网站自拍照的三个主要构成元素自我(信息)、摄影(信息载体)和网络(传播媒介),他们是社交网站图像话语建构的三个要素。

 

 

  图 3-1 社交网站自拍照构成元素图
  
  自我的影像需要摄影来固化,而摄影照片需要网络空间来呈现。自我元素决定摄影照片的呈现内容,摄影元素决定网络空间的呈现内容。但是,网络元素可以通过限制表现形式、传播途径等影响自我形象的表现,同时网络信息也可以直接反作用于自我,导致个性、态度、行为的改变。
  
  3.1.1 自我元素
  
  1  主观自我
  
  主动线上身份是主观自我的其中一个方面,即对外主观自我,是我们刻意塑造的自我身份,也是我们希望被别人了解的自我特质。但是对外主观自我虽然有明确的目的性,可是传播效果却难以控制,普通网友也缺乏手段进行分析和传播效果管理。主观自我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内主观自我,是我们对自己的全部了解,其更加真实和全面,但是和对外主观自我一样存在误解和控制。
  
  一旦我们对自己的主观认识与现实有偏差,我们会感到压抑、委屈、焦虑,也会引导他人错误地认识自己,导致自己失去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一张和本人出入很大的自拍照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2  客观自我
  
  客观自我,指所有客观存在的关于自己的信息。被动线上身份属于这个范畴。是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主要线索。客观自我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主观成分,因为每个人对他人的认知都是主观的。正如“三人成虎”的俗话所言,由各种已发布的信息所构成的印象,不仅可以改变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会对自己本身造成一种引导,令自己容易在他人的印象构建中逐步变成他人眼中的自己。
  
  主观自我是社交网站自拍照创作的核心,但是被发布出来的自拍照是客观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传播度高、被重新组合编辑的自拍照片往往是被动线上身份的核心。因此,在网络上发布不合适的自拍照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
  
  3.1.2 摄影元素
  
  1  生活线索
  
  社交网站自拍照让人们可以跨越时间和地点交流各自的生活。虽然所有照片的主体都是自拍者的脸部或者肢体,但在照片中仍有相当多的视觉信息可以表露出拍摄者的其他生活状态。
  
  照片中表露出来的时间、地点、着装、妆容、发型、神态、人物关系等都给了观者一定的信息去重构自拍者的当下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赋予社交网站自拍照更大的社会意义和传播意义,但也增加了网络自拍的风险。
  
  2  人情痕迹
  
  摄影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活动,如何选材、构图、用色等都表露了创作者的内心活动。而自拍更是透露了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信息。人的表情和肢体也蕴含了一个人的情绪信息,更是让自拍照带上浓浓的个人情感色彩。
  
  3  虚拟现实
  
  面对面的交流是最直观、最有效的交流方式,自拍照提供了一种“伪见面”的交流方式。虽然画面是静止的,甚至是非常态的,可是这种“见面”方式依然可以发挥拉近交流双方距离、增强交流欲望、优化交流效果、补充交流信息的作用。
  
  3.1.3 网络元素
  
  1  公开的信息
  
  个人自拍照片一旦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就不再完全受控于发布者。首先,自拍照的网络传播过程是无法预测的,发布之后根据社交网络的结点呈网状扩散,传播范围和时间效度都难以预先判断。其次,每个人对于照片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虽然发布者一般有自己明确的表达初衷,可是信息解读却是因人而异的。再次,自拍照片一旦被他人转载、保存之后,其图像信息就会独立于发布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转载者和保存者的控制,甚至面临被篡改和利用的风险。
  
  2  异步的互动
  
  基于社交网站自拍照的互动是非强制性、非即时性的,照片的浏览与回复都是主观的个人行为。观者是否浏览或者何时浏览,完全由自己决定。而浏览照片之后是否要和发布者交流以及何时交流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信息发布和信息接收的时间可以无限错位,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交网站自拍照的传播效果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但是异步的交流也有诸多优点。亚当·乔伊森(Adm N.Joinson)在他的书中提到:异步的计算机中介交流更可能导致超个人的互动,因为:1)交流者可以抽出特定的时间专门用于计算机中介交流,而不会受其他事情的干扰;2)他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编辑信息;3)他们可以整合社会导向性的信息和任务导向性的信息;4)他们不必耗尽认知资源立即作出答复,所以能把更多的认知资源分配给信息本身。[ 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M].商务印书局,2010.]
  
  3  延伸的技术
  
  网络为自拍者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首先,自拍者可以在网上下载各种图片处理软件;其次,他们可以在网络上与同好们交流技巧心得;再次,网络提供了连线技术,可以用于远程处理照片或在线参与拍摄过程。这些都赋予了社交网站自拍照无以伦比的发挥空间。
  
  4  丰富的终端
  
  网络科技通过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相机等用户端口全面介入我们的生活,照片的拍摄和发布可以随时随处进行,甚至可以设置照片拍摄后自动上传网络。这令网络自拍的内容日趋随意化、私密化、个人化,催生了另类、暴露、恶搞等题材的自拍,几乎没有任何题材不可能出现在自拍中的。但是拍摄与自拍的巨大便利,导致了因冲动和误操作上传不宜公开的照片的情况日趋多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个人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3.2 社交网站自拍照历史源流分析
  
  3.2.1 现象背景
  
  1  自拍照的发展历程
  
  自拍照发展大事记:
  
  1830     摄影术诞生
  
  1840     首张自拍照出现
  
  1844     中国首张自拍照出现
  
  1854     名片肖像诞生
  
  1964     傻瓜相机诞生
  
  1975     数码相机诞生
  
  1984     相机自拍功能出现
  
  1997     手机内置相机诞生
  
  2000     数码相机普及
  
  2000     自拍服务业诞生
  
  2004     自拍名人出现
  
  图3-2 自拍照发展沿革图
  
  摄影术诞生伊始,自拍摄影就紧随而至。法国摄影师希波利特·巴耶尔(Hippolyte Bayard,1807-1887)的名作“扮成溺水自尽者的巴耶尔自拍像”创作于1840年。照片中摄影师上身裸露,右倾倚墙,下身没入水中,在扮演一名因溺水而死的人。这是历史上首次有人利用自拍这种手法进行表达。巴耶尔是卡罗版摄影术的发明人之一,可是他因为耽误了申请专利的时间,无法被认证为摄影发明者,无比愤怒的他愤然创作了这张自嘲式的自拍。可见,自我审视和自我表达是自拍照的元意义之一。而在遥远的东方国度——中国,周伯奇(1818-1869)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独立创造出了一部摄影器,并拍摄了一张自拍照,照片中摄影师本人躺坐在椅子上,侧身面对镜头,手上拿着一本书,并配上了一首五言诗,诗句“平常相貌古,通套布衣新”体现了自拍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审视作用;“行年将五十,乐道识纤尘”体现了自拍的自我表达功能。
  
  19世纪中叶,法国人阿道夫·欧仁·迪斯德里(Adophe Eugene Disderi,约1819-1889)发明了名片肖像(carte de visite),指贴有本人肖像的名片。名片摄影的发明带来了社会风俗的巨大变化,带着名片照片走亲访友成为了流行。当时母亲们特别热衷于带着孩子们去拍摄名片照片并分送给亲友,年轻时髦的男女会拍摄大量的名片肖像供自己珍藏以及赠与亲朋,甚至成为了友间分享交流的重要之物。名片照片流传到美国后,美国人以在节日相互交换名片照片为时尚。人们拍摄和收集到的名片肖像越来越多,还催生了照相簿这个收集整理照片的方式。由此可见,个人肖像照片早在160多年前,就具备了强大的社交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自拍照片的信息载体就是照片本身,而自拍者在极大程度上就是传播者本身,因此自拍者的传播意图实现程度很高,传播效果好。同时,传播行为所引起的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和后果的可控性也很高。
  
  1964年傻瓜相机(袖珍相机的俗称)的发明,让摄影的自由度无限扩大。也正是由于摄影技术的飞跃——相机操作简单、轻质便携、价格低廉,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拍摄自己想拍摄的任何东西。在千百年前就习惯了在镜前端详自己的人类,从此开始大规模地用照片固化自己的形象。正是在六七十年代,一批出色的自拍摄影师崭露头角——南·戈尔丁(Nan Goldin)、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正是摄影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表现自我、渴望关注的原始欲望得到释放。但是在这个阶段,自拍照的传播主体以艺术家为主,公开发布的自拍照一般都是经过精心准备和设计的,艺术价值高,但内容相对局限。私人的日常的自拍照在此时期很少被公布。
  
  1984年,“自拍”首次作为词语出现,英文学名为Self-timer,当时仅用于表示照相机的自行设定拍照时间功能。这个功能允许用户在单独使用相机时也能拍摄自己的影像。这个功能的出现标志着全民自拍时代的来临。至此,摄影的内容日趋日常化,影像的主体日趋常态化,虽然自拍照的审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但审视自我、记录自我的功能得到放大。这个时期的自拍照私密性仍然比较高,传播量因自拍的数量增长迅猛而有所增长,但传播率和传播度仍然很低。
  
  在此之后自助照相亭、贴纸相店、自拍照相馆等自拍设施和产业相继出现,令自拍活动本身的社交性得到提升,如亲友会结伴到自助摄像亭拍摄照片,贴纸相常常被交换张贴在亲友间的物件上。
  
  2  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发展沿革
  
  社交网站自拍照发展大事记:
  
  1990     网络技术普及
  
  1998     数码相机进入中国市场
  
  2000     在线社区普及
  
  2003     中国网络社区首个自拍照栏目出现
  
  2004     中国数码相机普及
  
  2004     网络自拍名人出现
  
  2008     Facebook普及
  
  2012     中国智能相机普及
  
  图3-3 社交网站自拍照沿革图
  
  随着上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自拍”成为一个新兴事物和文化现象,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但是,在网络出现伊始,网络自拍仍以艺术作品为主,因为照片上传的成本很高,一般需要先扫描,而后经过繁琐的上传操作过程。
  
  真正让网络自拍在公众中成为热潮的是社交网站的出现。网站的聊天室是早期社交网络的交流平台,从单对单的网络交互,到论坛式的多方沟通,在线社区逐步形成。随着博客等新的网络交流工具的出现,让用户获得了在网站上建立个人主页的机会,即获得了个人化的信息分享平台,个性化的信息展示窗口成为了可能。2003年,天涯社区的自拍照栏目“天涯真我”开张,成为中国第一批网络自拍交流平台,一出现就形成了巨大的热潮。紧随其后出现的猫扑 “贴吧”、西祠胡同的“胡同口”第一帖、QQ网络相册等自拍照分享空间,同样点击率惊人。2003年底,“芙蓉姐姐”的出现让网络自拍受到了第一次全民热论。芙蓉姐姐以“路人”姿态在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和北京大学的北大未名论坛发帖,尤其在2004年开始在水木清华BBS发表大量个人照片。虽然其一直表现为网站上的异类和边缘人,并受到大量网友的揶揄和嘲讽,但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知名度,风头一时无两。后经过平面媒体的炒作和网络的扩散作用,“芙蓉姐姐”的名人效应被迅速放大,让她得以逐渐成为主流娱乐明星,可谓“飞上枝头变凤凰”。
  
  2005年,MySpace成为了世上最巨大的社交网络服务类网站。2008年,Facebook面向社会人士开放,允许任何人注册,随之用户数飞涨,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早期发布在社交网站上的自拍照片以脸部特写为主,主要因为其用户头像的设置所决定。但社交网站为自拍带来的最大改变是私人化、私密性内容在公众化平台上的大规模发布。在各种功能强大、传播率极高的社会化信息平台推动下,个人信息的网络化、公开化程度越来越高。Instagram推出9个月后,照片上传量就达到1.5亿张。Instagram在2011年照片日上传量为130万张,相当于每秒上传15张。[ Instagram 9个月上传照片1.5亿张 每秒15张[EB/OL].新浪科技,2011-8-4.]
  
  实际上,网络自拍的迅速发展也有赖于照相设备的发展。数码相机(由美国人赛尚Steven Sasson发明于1975年)的出现是网络自拍的第一次跃进式的发展。数码相机在2000年前后大规模进入中国,在2004年完成基本普及,至此,网络信息发布的主体由文字逐渐向图像转变。网络自拍照的内容与风格日趋多样化,自拍照片的地位逐渐由配图发展为信息核心。正是在数码影像设备的促进作用下,网络自拍逐渐普及。2005年前后,媒体和公众对网络自拍的讨论达到另一个峰值。搜索“网络自拍”相关资料可以发现,5成以上的资料皆在2004-2005年间发布。但当时公众态度偏向性严重,消极评价泛滥。社交网站自拍照成为“道德卫士”们的众矢之的。内置相机的手机由菲利普•卡恩(Philippe Kahn)在1997年发明,这个可以在臂长距离外自动对焦的相机摄像头,使得我们能够在兴起之时拍照,不管身处何地、谁人在旁。而前置镜头等一系列自拍设备的发明和普及,更是进一步优化人们的自拍体验和强化人们的自拍意愿。2011年,智能手机开始大范围出现,并在2012年实现普及。拍照、后期处理、上传等操作可以随手完成,带来了自拍发布的即时性和自拍行为的常态化。”
  
  在百度图片搜索“自拍”,能找到相关图片约19,600,000张;而在新浪微博搜索“自拍”, 能找到113,738,970 条结果。但是,这个拍照技术的爆发期,却也带来了网络自拍的同质化。在网上搜索到的自拍照,千篇一律的表情角度,大同小异的选材取景,常常让人生厌。但自拍并发布在网络上的行为已经不再新鲜,人们习以为常,且应用广泛,因而相应的讨论也渐趋减少。
  
  3.2.2 溯源分析
  
  1  自画像——理想自我描绘的源流
  
  自画像是社交网站自拍照发展的源头,在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意义层面上,二者有大量的共同点。

 

  两种自我表现方式实际上都塑造了伪自我,并强调了他人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形象是作者心中的自我形象,其经过艺术化改造。而自拍照是自我心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自我的结合,受到摄影写实性的约束,是一种有限度的自我表达。自画像实际上是自拍照的理想化状态,其最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可以完全屏蔽无关的元素。
  
  受制于社会权威与社会规则,两种形式的自我表现都体现了时代对个人的要求,有人通过合事宜的装束、姿态、拍摄动机响应了这些要求,也有人通过画笔或相机反抗这些社会束缚。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画家为了表达对神性的解脱,把自己的凡夫形象悄悄植入画作中,是典型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彰显了人文主义。如贝纳佐.戈佐里在为美第奇宫殿中的私人礼堂进行装饰时,将自己的形象隐藏在所画的《东方三博士的行列》中。而早期的社交网站自拍照,也体现了对网络媒体上的明星本位的传播趋向的反叛,自拍写真、自我表演以自我宣传,同样也是传达了自我意识的强化,典型的案例是芙蓉姐姐。
  
  两种艺术形式的自我表现都受到了自我期待的影响。巴洛奇在其自画像(1600)中装扮成上流社会的绅士形象,与其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形成强烈对比。这个现象在画家的自画像中并不鲜见。当今的社交网站自拍照中的炫富现象也是此现象的延续与发展之一。伦勃朗把他的一生通过画笔记录了下来,从青春的身体,到衰老的容颜,也从早期的过度美化逐步走向平实的生活呈现,展现了画家自我期待的弱化,和对现实生活的逐步接受。个人自拍照也常见由“装逼”到“自黑”的转向,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也正是自我期待和自我接纳。网友“缟绞震”的自拍也体现了该趋势。
  
  两种形式的自我表现都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强化。随着个体身份在社会中逐渐被认可,普通人不再仅仅是神或贵族之下的低等子民,而逐渐有了被认可的独立身份,自画像中出现的画家形象经历了从神化到写实的过程。如库尔贝在其自画像中的形象正是其日常的生活状态的写照,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轰动和巨大的社会反响。而社交网站自拍照在发展的过程中,随意性不断增强,甚至出现了记录丑态和恶搞自己的潮流,不顾社会审美规范和行为规范,我行我素。这也是自我意识强化的表现,与自画像的自我表现发展走向趋同。
  
  但在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发展过程中,其逐渐发展出与自画像不同的特点。首先,自画像是长期记录,其表达内容是经过提炼的,故事更丰富和浓缩;自拍照是短视记录,记录的可能只是琐细的日常生活。虽然我们都喜爱宏大叙事,但是在信息指数爆炸的年代,我们需要更加充足的信息和细节去建立交集,这是解决我们不再亲密的现代生活、现代空间问题的要求。其次,自画像是深思熟虑的自我创作,且具有偶发性,间隔时间一般较长;而社交网站自拍照是临时的自我表演,且具有系列性、持续性、多发性的特点。这些发展趋势都是基于自我表现成本的不断下降,也直接影响了这两种自我表现手法的信息含量,因此自画像适合纵向阅读,强调深度挖掘,而社交网站自拍照适合横向阅读,强调信息整合。它们的话语建构方式是不同的。
  
  符号方阵,指表示符号逻辑关系的一种矩形式逻辑结构,用以描述符号含义的基本结构。格雷玛斯的“符号方阵”,主要运用符号的差别原理,把符号之间的意义区分表示为对应关系和矛盾关系两组符号,共四个意义单位。自画像的格雷玛斯符号方阵如下:

  符号方阵顶部两项:人物原型和艺术形象,是自画像的两大核心元素。人物原型是符号方阵中的正项,指画者自己是其画作的人物原型,是自我意识对创作的深层次影响;与之相对的是负项——艺术形象,指画者创作的自我,这是构建理想自我的环节,是经过艺术处理的自我意识。
  
  符号方阵底部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项,分别与人物原型和艺术形象相矛盾,共同构成了自画像的两个核心概念。理想自我是否项,其直接否定人物原型对创作的限制作用。现实自我是否负项,其直接否定艺术形象的纯虚构特质。
  
  总而言之,自画像通过把自我意识提炼成为艺术创作的人物原型,通过艺术化处理呈现自我形象,开创了理想自我描绘的表现手段。其孕育了社交网站自拍拍照中的景观效应。
  
  所谓“景观”(Spectacle)是指在影像文本中所携有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与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学界将这种追求可看性、强调图像主导的影像形态称作为“景观”。[ 路璐.景观制造:当下美国热播电视剧的影像话语策略[J] .艺术评论,2011.]
  
  社交网站自拍照中的“景观”制造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场景景观、肢体景观、容貌景观和媒介景观。场景景观主要通过自拍者自身的引导,展现画面中的场面或景色,有鲜明的记录性和纪念性;肢体景观和容貌景观主要是自身的肢体形态或面貌特征的直接呈现,有鲜明的私密性;媒介景观主要通过把自拍照片与网页页面结合起来,作为常态化或门户式的展示,有鲜明的功能性、符号性和指示性。
  
  2  早期自拍照——自我形象拍摄的源流

 

  早期自拍照对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奠定了今日人们对于标准自拍照的看法,也就是形成了自拍照的传统。
  
  今时今日的自拍照在构图、用光、角度等方面都受到了早期自拍照的影响。在早期自拍照中,拍摄者多采取半身的景别;其大多正面直视镜头或侧视画外,神态严肃;用色沉稳,背景干净。这些视觉元素或表现形式,是长久以来都被大众认可的,因此今日仍然被受传统观念影响的人所追求。
  
  早期中国的个人照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影楼个人艺术写真,被摄者画着浓妆,曝光过度,以优化肤质和容貌,背景和道具则暗示富贵;另一类照片就是旅游纪念照,一般为全身或大半身像,但人物在照片中所占面积小,背景一般是城市景观或自然风光,一般选择标志性景物或景点标识入镜,来确证照片的主人曾到此一游。[ 杨莉莉.个人摄影史:从私人银版肖像到公共社交网络[J].中国摄影报,2013-1-4.]前者奠定了今日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华丽风格与反复修饰特质,是中国人观念中的“面子问题”的直接表现,图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都要满足自己的“好面子”。后者发展成为与食物、小物件等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合影的潮流,是一种炫耀式的分享活动。
  
  早期自拍照的格雷玛斯符号方阵如下:

 

  符号方阵顶部两项:记录自我和美化自我,是传播自拍照的两大动因。记录自我是符号方阵中的正项,其基于摄影的现实重现特质,以展现现实中的自我为目标;与之相对的是负项——美化自我,这是构建理想自我的环节,区别于现实中的自我。
  
  符号方阵底部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项,分别与记录自我和美化自我相矛盾,共同构成了早期自拍照的两个核心概念。理想自我是否项,其直接否定记录自我的写实本质。传播理想自我在自拍摄影中是传者的主要目的,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获得认可,是自拍的原动力。现实自我是否负项,其直接否定美化自我中的虚构特质。了解自拍者的现实自我是自拍摄影中浏览者的主要目的,关注他人生活,了解他人现状是浏览自拍照的原动力。
  
  总而言之,自拍照的诞生归功于技术的发展。今天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形式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都受到了技术发展的推动和限制。技术不仅使自拍任务更容易完成,还改变了我们对于自我的思维方式,改变自拍的方式和自拍本身的性质,甚至引发广泛的社会变化。
  
  亚当·乔伊森在《网络行为心理学》中提出了技术决定论。他认为技术决定论的取向可以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别。第一个类别被称为“线索过滤”(cues filtered out),预测在媒介交流中缺乏社会线索会导致缺乏规范的、去个性化的和去个体化的交流。第二个类别被称为“自我关注取向”(Self-focus approaches)主张交流媒介的设计会导致(主体身份的或社会身份的)自我关注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对心理和行为有着可预期的影响。[ 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M].商务印书局,2010.]
  
  一方面,社交网站自拍照现象中的线索过滤给了网友们一次相对公平的重塑自我的机会,因为地理位置、工作类型、年龄或性别等社会情境线索都被网络媒介的界面性质所去除;另一方面,社交网站自拍照具有自我关注取向,因为网络为每个用户制造了一个不直接接触他人的相对安全的自我信息空间,创造了自我表露的良机,甚至引发自我放纵的网络行为。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 3月22日报道,丹麦皇家空军对外发布了其军中一位战斗机驾驶员的自拍照,虽然画面中他“不幸”被自己刚刚发射的响尾蛇导弹“抢镜”,但丝毫不减该自拍者的风头。

  19 世纪50 年代出现的名片肖像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排列八张照片,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生产个人照片的方式,在个人摄影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名片肖像是最早用于社会交际的自拍照,曾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拍摄、交换、收藏的热潮。它是自拍照社交的起源。
  
  表3-2 社交网站自拍照与名片照片异同一览表


 

  自拍照正是从名片肖像发展而来。
  
  中国早期的名片肖像主要是依靠销售名伶名花或者妓女照片来盈利。说明自拍照最重要的欣赏功能和商品属性,在摄影出现伊始即出现。那时人们不但热衷于拍摄自己的名片肖像,还狂热收藏名人的名片卡,并在亲友之间传播和分享。由于名片卡拍摄的出现令个人摄影的成本大为降低,吸引了更多较低阶层的人士来消费,摄影术开始从仅被权贵阶层掌握及使用,逐步走向平民化。


  而社交网站自拍照是注意力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家利用美貌、身体等元素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上图是一个香水店家利用自拍照进行的营销行为。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获得关注和青睐本身就是利益,而粉丝量、浏览量实际上也直接和资本、利益挂钩。社交媒体上那些对照片的评论或者转发,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虚拟的货币,是网民不断的自拍、上传、回复评论的动力所在。
  
  中国最早的摄影者大都是画师出身,当他们中的很多人利用自己的绘画才能,给黑白的名片肖像手工上色。这是今天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后期处理的前身。后期处理满足了人类的操纵欲,和对美的不断追寻。
  
  名片肖像的出现带来了社会风俗的变化。许多人带着名片肖像走亲访友,父母会带着儿女去拍摄名片肖像分发给亲朋好友,男女结识之后也会交换名片肖像。名片肖像还催生了照相簿这个收集整理照片的方式。而今天的自拍文化催生了INTERGRAM等大批照片分享型社交APP,构成了最典型的网络景观。
  
  英国卫报的科技与社交媒体专栏作家凯特·贝文(Kate Bevan)针对这一现象,在其专栏中狠狠地抨击了这种时兴的智能手机App。她认为,Instagram 等摄影软件大大贬低了摄影的真实价值。手机App 里的多款预设滤镜,扼杀了相片后期制作的创意和意义,让用家千篇一律地制作相片,而不是使他们发挥属于自己的创意。[ 刘旭阳.社交网络影响下的摄影“飓风”[J].中国摄影报,2013 -1-11]
  
  名片肖像的格雷玛斯符号方阵如下:

 

 

  4 社交网站自拍照图像学阐释
  
  图像学阐释(iconology)主要研究内在意义和内容(Intrinsic meaning or content),包括:民族、时代、阶级、宗教、哲学、象征价值等。
  
  4.1 社交网站自拍照社会效应分析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马克斯注意经济学最为核心的资本运转的概念。该理念也与社交网站自拍照的运作有很大的相似性,就是自拍(生产)、上传到不同的社交网站(分配)、关注与被关注(交换),最后是享受快感(消费)。交换环节让不同用户间可以产生联系,并最终收获心理满足。

 

  图4-1 社交网站自拍照运作示意图
  
  而在这四个社交网站自拍照的运作环节中,分别发生了不同的社会效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自拍环节(生产环节)出现的自我刻板印象,上传社交网站环节(分配环节)出现的社会临场感效应,关注与被关注环节(交换环节)的镜像体验效应,享受快感环节(消费环节)的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作用。
  
  4.1.1 社会效应介绍
  
  1  自我刻板印象
  
  对他人的知觉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建构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的知识和经验有时比被观察者(对象)的实际特性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正如Jones & Nisbett(1971)所说:“品质更多地存在于观看者的眼睛里,而不是行动者的心灵中。”人物分类是对人知觉过程的一个基本成分,它对我们形成人物印象有很大帮助。但是,分类也会使人产生严重的偏见。人们倾向于记住并更多地依赖与分类相符的信息,倾向于追溯性地扭曲他们所看到的现象以使其符合某种分类,而且还倾向于有选择地寻找证实而不是否定他们所做的分类。[ 约瑟夫.P.福加斯.社会交际心理学——人际行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贴标签”是一种心理效应,即给某人贴上某种标签后,容易使某人产生与标签一致的行为现象。首先,标签的暗示作用可以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这就是标签的“角色行为”导向作用。再次,这种贴标签行为会导致社会行为的偏离,这就是标签的“社会范式”导向作用。
  
  社交网站自拍照事实上就是一种个人标签,因为其展现了自己的一个个侧面,信息量有限,但是人们会基于简单的一面去总结一个人的全部,因此误差往往很大。但是很多自拍者正是通过自拍照去制造浏览者的读解误差,从而掩饰自己的缺陷,强化自己的优点。
  
  2  社会临场感效应
  
  索特(Short), 威廉姆斯(Williams)和克里斯蒂( Christie)在1976提出了社会临场感理论(Social presence theory),其认为:社会临场感是个人在沟通中对群体中其它人的感觉。低度社会临场感有损群体成员的凝聚力;高度社会临场感有利于提升个人在群体中的融入感。
  
  通常情况下,个人化、社交化、敏感程度高的媒介能提供高度社会临场感。
  
  由于社交网站模拟用户的线下人际关系,同时个人影像提供了良好的传递社会线索的管道,提升了用户们的社会临场感。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工作的繁忙和亲友的遥远失去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在线发布自拍增加社会线索而获得。
  
  而在经营个人主页时,用户的感知略有不同。个人主页的社会线索相对更少,人们不容易注意到其他参与者的存在,久而久之,个人关注度趋于上升,自我表露趋于加强。
  
  3  镜像体验效应
  
  拉康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个人主体的自我确立不能完全由自己完成,在群体社会中,人们只是通过和自己相类似的人去认同自己。拉康的研究发现,这种认同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也就是说,与我们存在镜像关系的他物先入为主地强占了“我”的位置,使我无意识地认同于自己的参考系而不是真正的自己,而真正的自我正是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丧失。
  
  社会个体过多地依赖社交网站自拍照去建立自我,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彻底丧失自我。尤其是网络传递的反馈信息过于庞杂,很多反馈信息不能准确地反映自己的表现,于是自拍者有时会对照片的评论无所适从。更有甚者,有的人盲目去顺应网友的评论,最后造成个人价值观扭曲,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
  
  4  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
  
  审美感性扩张与审美理性缩减网络图像艺术具有灵活性、动态性,这些特性使人们审美感性不断加强,人们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知更加灵敏。当前网络图像艺术审美的又一特性就是审美理性不断缩减,由于人们审美感性的不断强化,审美理性被削弱。[ 黄喜雨.网络图像艺术特性与时代审美背景解析[J].ART RESEARCH,2013(3)]
  
  在社交网站自拍照中,审美感性指以感觉、知觉的形式进行的认识,其对象是表象,主要是纯粹的快感享受环节;而审美理性指以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认识活动,其对象是概念、意义和价值,主要指读图的思考过程。
  
  纯粹理性主义和纯粹感性主义在社交网站自拍照中都是不可取的。纯粹理性主义压抑了读者的本能欲望和冲动, 损害了由感情支配的快感体验;纯粹感性主义更多地依赖于感性和悟性因素,忽视了逻辑性特征的认知,无视社会规范或科学规范约束力,容易产生误解和触及道德底线。
  
  4.1.2 社会效应运用
  
  1  生产策略——亲密平衡策略
  
  亲密平衡论:阿吉尔(Argyle)和迪安 (Dean)在1965年指出,一切交际和个人关系中都存在着精细调节的亲密程度,这种亲密是由交际双方通过各种非语言亲密信号(凝视、微笑、距离等)的调节来保持的。这种所谓“亲密平衡论”预言,当亲密信号以一种方式拉近人际距离而增强时,人们会以另一种方式人如减少目光接触来减弱亲密程度,从而对此进行平衡。[ 约瑟夫.P.福加斯.社会交际心理学——人际行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在社交网站自拍照中,裸露的肢体、亲密的神态、私密的生活空间等都是增强亲密程度的重要元素,若过多加入这些元素会产生观者一定的抵触情绪,最合理的做法是留下亲密的线索,同时保持足够的心理距离和遐想空间。
  
  在社会规范下,交流效果受到交流双方的亲密等级影响,亲密程度高的人之间能承受更高的亲密程度。亲密等级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现实亲密程度,另一种是期待亲密程度,二者都影响可接受亲密程度。
  
  在话语建构层面,一方面,自拍者虽然拥有话语主动权,但也深受心理状况的制约,表达者必须明确交流双方的角色、身份身份,遵循应有的话语规范,否则会影响交际效果,甚至破坏交际双方的关系。
  
  2  分配策略——视觉引导策略
  
  作为社交网络节点,每个用户是相对平等的。但是由于每个用户创造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不同,其信息兴趣点不同,加入或者创造的圈子不同,每个节点的传播能力和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社交网站自拍照的发布者而言,加入自拍照关注程度不同的圈子对其自拍照的发布有不同程度的传播推力,但这种推力可能是正推力,也可能是反推力。关注程度高的圈子对自拍照的传播推力强,无论是正推力还是反推力,都能提高自拍照的知名度。正推力依靠正面评价,能有效提高照片和自拍者的美誉度;反推力则会损坏个人声誉。
  
  在平等的传播大环境中,会出现以不同自拍照为中心的信息圈。如果自拍照片受欢迎,信息圈的范围和持续时间会呈上升趋势,反之信息圈则会萎缩和迅速消失,从而出现不平等的网络结构。临场感也是影响信息圈的因素。部分自拍者倾向于选择社会临场感低的媒介,以获得安全感和更自在的展示平台,而有的自拍者倾向于选择社会临场感高的媒介,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在确定合适的发布媒介之后,自拍照可被利用为网络信息的视觉引导。新媒体的视觉匿名功能可以使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就事论事的干扰因素。与之相反,自拍照具备强烈的话题引导性,使所有相关话题都作为自我形象的索引,强化自我关注,弱化话题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因此,在重要的事情上添加自己的自拍,会导致话题偏向,破坏传播效果。而非重要的事情上,作者可以选择不同事件作为引子,把读者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导并锁定在自己身上。
  
  在话语建构的层面,网络自拍会弱化话语的信息性和意图性,减弱话语的传播力,可是会增强话语的情景性和可接受度,利于掩饰话题本身的意图,在营销传播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越来越的商家利用假自拍(用自拍的技术特点和表现方式拍摄,但是摄影师和模特实际上不是一个人)进行营销活动,有利于在社交网站上植入广告而不令人生厌。


 

  图4-2 自拍照表现形式广告案例
  
  香港金融广告“敢至係人生”,笔者2014年3月23日摄于香港(图4-2)。该系列广告采用假自拍的形式创作,既吸引眼球,也有很强的临场感和亲切感,成功拉近金融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
  
  3  交换策略——制造图式策略
  
  人的图式主要是关于对影响他人行为的特征和目标的认识。特征和目标都决定了与一个特定的人或者一类人有关的是什么信息,决定了和一个人、一类人相一致的是什么信息。图像影响了人际交往中的感知、记忆和推论,其有助于我们快速地了解他人,也造成了我们的刻板印象。郑全全在《社会认知心理学》中提出:图式对知觉、回忆和推论的效果并不一定准确。我们大脑使用的图示是经济地但不总是精确地加工上述这些过程的。[ 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利用图式有利于我们读解信息。图式的生成和发展来自于对例子的重复接触。重复接触例子越多,图式变得越成熟,越抽象,越复杂,也越具有缓冲作用,同时,也变得越有组织和越紧密,于是,就解放了信息加工能力。发展着的图示有助于、有害于或独立于学习有关技能,这要取决于图式发展的阶段。[ 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利用图式也有利于进行自我表现。自拍照形式和内容上的趋同就来源于人的图式,这造成了很多人争相盲目模仿自己希望成为的那类人的照片,即便这些被模仿的对象的自我表现方式并不能体现他们真正的特征。在话语建构层面,制造图式就是建构元话语,把握自拍照的元模式,也就掌握了自拍照的标准模型。例如电视剧倾向于创造充满刻板印象的角色,因为其认可度和传播力是最强的。
  
  人的图式分为特征图示和目标图示。图式能对输入信息进行筛选,其直接体现在自己会特别关注和自己类似的人的动向,会倾向于和自己同类的人进行比较,并做出更积极的思考。对于不同类的人我们的关注度很低。在发布社交网站自拍照的时候,如果我们希望引起什么什么类型的人注意,我们就要把自己的自拍照制作和那个类型的人群相匹配的样式。
  
  线上社区大多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构建的,选择和自己有相似性的人群进行交流,其带来的心理平等可以促进双方交流。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交往活动中人们往往会与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和态度相似的人相处。在互联网中,博客、微博等都赋予用户给自我贴标签的“权利”。用户可以通过给自己设定标签来进行自我形象的设定,从而决定自己要呈现给其他粉丝怎样的形象。
  
  同时,策略性地展示自我,将自我的优点最大化,将自我的弱点最小化,是提升网友间吸引力的利器。最重要的是,在自己发布社交网站自拍照时,要考虑到自己是否能达到互惠的效果,例如娱乐他人、为他人带来美的感受、传播资讯都是对他人有利的活动,这能有效地提高自己自拍照的被认可。
  
  4  消费策略——建立自信策略
  
  寻求承认属于典型的自恋行为,自恋是人性的必要组成部分,但“自恋”与“自信”很难予以明确区分。人总是期待正面评价(获致他人承认),若别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不符,导致不自信,若得到他人承认的欲望时时满足,便是希望,长存的希望就是自信。[ 科耶夫.驯服欲望:施特劳斯笔下的色诺芬撰述[M].华夏出版社,2002.]
  
  工业化进程和消费时代的降临,不断满足着人们越来越多的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社交网站自拍照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可是这些欲望的满足方式,常常是以创造更多的欲望为前提而从而压抑下去原有的欲望。例如人们拥有越来越优越的条件优化自己的线上形象,可是却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要打理的个人主页。
  
  对于自卑者而言,他们不断在网上重塑和改建自己的形象,却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因此,建立自信,主动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显得至关重要,而不是被新媒体和新技术牵着鼻子走,最终迷失自我。
  
  4.2 社交网站自拍照历史社会意义
  
  4.2.1 泛滥的公民话语权
  
  影像民主随着摄影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而出现。数字化技术为大众提供了平等分享文化的信息平台,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拍摄以及传播影像,尤其照相机跟手机网络的一体化,让平民大众具备拍摄图像与发布作品的权利与机会。[ 肖金鹏.摄影传播与视觉文化探析[J].科技资讯,2013(12) .]从此,普罗大众开始逐步接触到主流传播形态。例如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屏幕上一直在播放一对父女多年来的合影照片,引起了全民热议。该组图片早在春节联欢晚会播出之前就已经在网上热传。虽然这离民众真正掌握主流传播媒介仍有非常大大的距离,但这种发展趋势却值得密切关注。
  
  就整个新媒体生态而言,不断涌现并高速发展的新媒体平台带来传播渠道多样化,为个体创造了更多的话语表达机会和更多的个体话语空间,不断推动话语权格局的解构和重构。但是,就当个新媒体平台而言,每一种新媒体的话语权格局都是循环式发展的,其发展早期由于机制不成熟导致的把关效应、舆论效应、权威效应微弱,是个体表达空间的主要来源,一旦机制逐渐成熟,个体的发声空间就会逐渐缩小,造成话语权分配不均。话语权分配不均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权利分配的问题,不是话语建构的问题。
  
  实际上,公民的话语权不是表达的权利,而是让他人接受自己所发信息的能力,是个体能通过自主发布的信息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能力。社交网站用户通过上传自拍照,改变浏览者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就是其图像话语权的体现。充分的话语权表现为对舆论控制和引导。公民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我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维护自己的自由权利、尊严和自我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逐步靠近权力和话语权,甚至掌握权力和话语权。
  
  随着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加强,大众开始逐步寻求更大的表达空间和交流平台。各种社交网站应运而生,人们利用技术掌握传播媒介,并通过自我身体的展露抓住受众,从而逐步掌握话语权。但是挣脱了监管和控制的公民话语权很容易走向另外一个反面——自我意识和公众意识极端化。一方面,过度的自我展示带来了色情和隐私暴露问题;另一方面,对外表的过度评判,导致审美偏差和价值扭曲。话语权的滥用导致本体的虚化,当个体的视觉个性成为了群体图像中的一个小点,去中心化会消解个人的存在感。长期被压抑的私欲、私愤、私利会催生了各种网络暴行,导致侵犯隐私、伤害他人、煽动罪行等情况时有发生。个人的网络话语权不断加大,在网络匿名性的掩护底下,不负责任的表达变得可行,因为其消解了个人的责任感。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或者纯粹宣泄,很多人的自拍照以及相关的言论追求夸张效果,表达非常情绪化,甚至与现实生活中其情感、态度和行为都不一致。由于社交网站的即时性质,人们更容易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表达,从而伤害他人,甚至引发“群体极化”现象。
  
  自我关注途径的增加,强化了自我意识,也带来了自我迷失。缺乏把关的个体话语放纵,和缺乏传播效果管理的媒介选择,使公民的自我影像带来的话语权变得不受控制而泛滥,继而因泛滥而逐渐消解、弱化。从神圣化的个人替身到裸聊等行为中的情趣工具,社交网站自拍照带来了话语权泛滥和信息质量的低劣,人们单纯追求话语空间,却忽略了话语建构的本质意义。
  
  4.2.2界面化的身体与工具化的自我
  
  从媒介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最早媒介社区的沟通媒介是“身体媒介”。人们利用身体媒介,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流,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对方的态度和立场,并能获得一种原生态的情感体验。[ 罗自文.媒介社区中的聚众传播——一种传播形态的新范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随着媒介技术推动媒介社区迅速发展,身体的信息载体作用逐渐被其他间接交流媒介所取代,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字传播。直到今天,身体媒介通过影像再次成为流行的信息载体,供以人们进行远距离、非定向、有时差的网络社交,形成一种娱乐化、感性化的信息交互模式。
  
  面对面的人际交流, 能够调动交流双方身体的全部感观,令其信息通道最大限度开放。社交网站虽然提供了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人机界面的互动性和远程显现的信息流,但是真正被技术延伸的感官是非常有限的,其他感官实际上被媒介技术所抛弃。这些被长期屏蔽的个人感观信息通道,最后会导致人体感观失衡。身体在交往过程中不断丧失完整性,久而久之会导致身体变成纯粹的界面,仅作为交流双方交换信息的接触点。
  
  除了媒介化趋势,身体也在社交网站自拍照的传播背景下出现了工具化的趋势。社会的向前发展,带来了社会化、商品化、物质化、资本化进程加快,使思想意识、历史现象、社会事件、话语层面方面都不断受到冲击。社交网站自拍照揭示了“资本化身体”条件下的社会化话语的矛盾与冲突。自我的身体图景,已经是一个人发出吸引的重要工具,只有提升个人吸引力,才能巩固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在精神层面上甚至与古式的裹足无异。
  
  个体的“美”被用来刺激和唤醒自己心底沉睡和压抑的欲望,进而博取他人的欢心。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合理的,但是过度地讨好,却导致自我意识的消解。用户身体在网络时代被上传并充分运用到社交、自我宣传甚至商务、消费之中,身体逐渐脱离自我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客观的存在,它可以创造利益,可以提供娱乐体验,可以提供话题谈资,但是却不能完全代表真我,甚至论为纯粹视觉化的交流工具。脱离身份、专供观赏的身体在视觉文化工业的生产下失去其本质。
  
  正如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所说,“我们如今对他人的认知已经不停留在面对面的交流(at face value),而是界面的交流(atinterface value)。因为面对面的交谈是实时发生的,你没法控制你要说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而发状态贴照片能让我们向别人呈现出我们想变成的样子,我们可以编辑,这意味着我们同时也可以删除、可以修改和润色我们的面容、声音甚至我们的整个形象。”[ Sherry Turkle .alone together[R].TED,2012-03.]过度重视他人的目光和社会的审美准则,导致我们不断扭曲自己的本质欲望来迎合规则,我们不断监督和管理自己的欲望,也不断监督和管理我们的身体,成为消费主义中的牺牲品。
  
  福柯在《性史》中提出,性话语的激增并未带来性的解放,反而是社会对性更加严格的监督和把控,甚至封锁。同样,趋于完美、过分修饰的身体图像在大量传播中不会带来身体解放和精神解放,而是引发了社会对对身体的极端控制和束缚。
  
  追求快感是身体工具化的一大推力。网友对身体的控制与支配是社交网站自拍照的一个重要特征。技术的发展演进开发了人性,人性的深度和潜在的欲望不断显现出来。社交网站自拍照实际上对人性开发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极其有益的。
  
  可是,身体在媒介和资本面前处于绝对劣势。虽然身体在社会各个层面呈现出多元形态和多重结构,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发展,娱乐化的社会现象增多,经济活跃,商品丰富,物质化日益凸显,个人的身体在网络图像中,实际上常处于被奴役、被支配、被控制、被操纵和被挑逗的角色。我们都想控制和占有别人的身体,最后自己的身体也难逃被人控制的下场。
  
  一方面, 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拒绝接触陌生人,封锁自己的身体,享受视觉匿名下的身体放纵; 另一方面, 网友渴望视觉快感,渴望被关注,渴望在虚拟空间中与人交流, 希望控制和占有身体。这给社交网站的自拍者们带来了矛盾纠结的精神状态。
  
  4.2.3 多重身体与多重身份
  
  通过相机媒体我们可以更便捷地获得各种经验与刺激,它让我们很快就想到色情图片带来的性视觉经验、纪实摄影带来的真实体验与好奇心的快感、抓拍所带来的偷窥欲、风景摄影带来的占有欲、家庭摄影带来的来自情感延续的快感、商业摄影带来的消费快感、政治宣传传图片带来的权利压制……哪一个都是一套新的经验系统。哪一方面都是人们现在无法摆脱的体验机制。[ 张宋振.自我凝视的背后[D]中国美术学院.2012.
  
  ]
  
  利用这些视觉体验极致,我们通过数码复制、解构、重组我们的身体和身份。为了达到不同视觉经验和视觉刺激带来的效果,我们选择性地记录自己原本的样子,甚至通过改造创作我们期待的样子或者通过筛选优点组合我们最完美的一面,然后上传网络。
  
  虽然身体信息和身份信息经过大量的编辑加工变得支离破碎,但社交网站上的肤色、形体、身体线条……每个单一的身体元素都可以通过暗示让浏览者建构出一个完整的个体形象,指代一个完整的个体身份。同一个身体在不同文化碰撞和包装下不停变换,扮演不同角色,导致身份符号和图示意义的游离、割裂。片段式的身体影像给社交网站自拍照用户以不同角度的提示,但是这些不系统、无来源、缺缘由的信息构建的主体注定是抽象和失真的。浏览者在网络社交空间中对他人的身份捕风捉影,并不设防地全盘接受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最终导致其对社交网站自拍者线上线下的认知产生割裂。
  
  与此同时,每个阶段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和身份都有新的期待,于是我们会通过新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身体来更新我们的线上身份。于是,这个过程不断生成不同的身体影像和身份意象。线上社区围绕自我的身体乱象和身份乱象由此出现。
  
  而在线下社区中,我们身处的群体越多,我们的身份就越多。我们在不同群体内的身份表现都各不相同。在社交网站搭建的不同线上社区中也是如此。社交网站自拍照涉及的基本身体元素包括:有机的身体、再现的身体和生成的身体。而在网络社交中,我们还塑造了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主观自我、客观自我等不同的自我形象。
  
  通过在场、话语价值——回复、转载、内容价值——被分享、传播特质——访问量、粉丝数、留言数、分享量等实现关系需求,获得低层次存在感;通过自我暴露、自我经营和自我思考,我们满足自我实现需求,获得高层次的存在感。
  
  主动建立多重线上身份可能是一种传播策略。身份用于主体建构,身体用于话语建构。话语建构基于主体建构。自拍者首先通过定向的自我缺点暴露吸引观众,建立信任,继而制造优势反差强化自己的优点和观众的印象。这种情况在明星的自拍照中屡见不鲜。
  
  不过,线上身份的多元化和身体展示的多元化,把个人的虚拟自我切割地非常破碎,人格的分裂导致了沟通感知的不稳定,阻止了交流双方的深入了解,催生了现代社会的浅交模式。当我们的自我意识变得破碎而不完整,拼贴化而自相矛盾,我们的心理调整功能将会受到极大损坏,从而导致情绪化、抑郁甚至厌世。
  
  参考文献
  
  [1] 朱淑姣,王宽宇.图像学研究——图像学与图像志[J].大众文艺,2012.
  
  [2] 朱淑姣.现代图像学研究——探寻视觉图像的含义[J].大众文艺,2012.
  
  [3] 郁火星,张守宇.现代西方艺术研究中的图像学方法[J]. 艺术百家,2012(03).
  
  [4] 王佳,王冬梅.以图像学解读初唐绘画步辇图[J].绘画美学,2012.
  
  [5] 楚小庆.艺术史研究中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视角及其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1(04).
  
  [6] 牟宇宙.意象油画本土化语义的阐释[J].民族艺术,2003.
  
  [7] 贺华.布雷德坎普的新图像学——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J].艺术向导,2012(02).
  
  [8] 杭迪.W.J.T.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和视觉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
  
  [9] 李鑫扬.视觉文化视域下网络游戏的图像学阐释[D].浙江师范大学,2012
  
  [10] 杨贤宗.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的根源与适用范围[J].新美术,2010(06).
  
  [11] 陆强.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意识[J].科教导刊,2010(02).
  
  [12] 孙嘉莉.浅谈图像语言——读潘洛夫斯基图像学[J].新视觉艺术,2010(05).
  
  [13] 盛楠.浅析数字化时代的图像学[J].广西轻工业,2010(05).
  
  [14] 韩士连.图像学及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5).
  
  [15] 陆涛,张丽.明清小说插图的现代阐释——基于语图互文的视角[J].集美大学学报,2012(1).
  
  [16] 李荣有.图像学的历史传统及其与现代的接轨[J].艺术百家,2012(06).
  
  [17] 吴琼.图像的背后——庄学本民族志摄影的阐释[J].中国摄影家,2007(08).
  
  [18] 张志强.镜子里的伦勃朗——以图像学解读伦勃朗自画像[J].美术学刊,2010(12).
  
  [19] 武金勇.《芙蓉锦鸡图》的图像学研究[J].艺术论坛,2007(04).
  
  [20] 姚霏.从图像看晚清上海女性与城市空间——兼论图像学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7).
  
  [21] 崔凤东.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解读巴尔蒂斯绘画[J].美术界,2012
  
  [22] 李倍雷.图像、文献与史境——中国美术史学方法研究[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04).
  
  [23] 刘渟.艺术史研究的立场与方法探索——艺术史交叉研究带来的新思考[J].天府新论,2012(3).
  
  [24] 常宁生.艺术学的建构与整合——近百年来的西方艺术学理论与方法及其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艺术百家,2009(5).
  
  [25] 薄海.当代招贴设计的图像学形态研究[D].重庆大学,2011.
  
  [26] 尹德辉.跨学科视角下的图像研究[J].美术研究,2011(01).
  
  [27] 文韬.图像阐释的符号神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4) .
  
  [28] Matthew P. Brown. How is Cultural Studies Anyway: Evidence, Discipline, and the Iconographical Impulse[J].The Journal of the Midwest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2001( 3).p.54-69.
  
  [29] Helen Hackett. Dreams or Designs, Cults or Constructions? The Study of Images of Monarchs.[J]. The Historical Journal.2001(3). P 811-823.
  
  [30] 曹梅.网络图像检索行为与心理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09).
  
  [31] 温芳芳.男性化与女性化对面孔偏好的影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眼动的检验[J].心理学报,2012(1)
  
  [32] 赵战.新媒介视觉语言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
  
  [33] 仁科贞文,田中洋,丸冈吉人.广告心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4] 柳燕.网络自拍的传播心理分析[D].中国传媒大学,2007
  
  [35] 陈叶萍.试论自拍摄影与大众文化中的网络自拍[D].中国美术学院,2012.
  
  [36] 曹昆萍.现代女性自拍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37] 顾铮.世界摄影史[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38] 夏勋南.时代的肖像[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39] 苏珊·布赖特.自动对焦——当代摄影中的自拍照[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作品名称:基于潘诺夫斯基图像解释学的社交网站图像话语建构研究——以社交网站自拍照为例
  
  作品类别:论文作品
  
  作    者:廖桂铭
  
  指导老师:朱磊
  
  参赛院校:暨南大学

编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最新评论